-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评估检测
专题评估检测(十一)
专题十一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B.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C.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D.中国社会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2013·莆田模拟)史载,道光时(1821-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的是( )
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
C.鸦片战争后,湖丝出口海外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
4.(2012·福建四地六校二模)以下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德国工业化进程始终缓慢
B.列强侵略造成中国工业产值不断下降
C.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工业产值落后于德国
D.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两国经济地位的逆转
5.(2013·保定模拟)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
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山东峄县煤矿等十几个民
用企业。此外,左宗棠、张之洞等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用工商业。从中能够
得出( )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
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6.(2012·莆田模拟)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金银铜铁锡煤)。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7.(2013·济南模拟)“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 )
①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②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
③中国首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④政府实行了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3·福州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9.(2012·福建四地六校模拟)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
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
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
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 )
A.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B.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
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10.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下列解读,关于这一时期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3·长春模拟)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4云南会计继续再教育题(企业)含两套题.doc
- 2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十七章.doc
- 214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doc
- 214云南省交通厅资料、卫生厅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历年试题五.doc
- 214云南省交通厅资料、卫生厅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历年试题八.doc
- 214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物理 第1单元 力与运动.doc
- 214云南省定向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精选试题.doc
- 214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doc
- 21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 214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 2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doc
- 2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必修2: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 2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评估检测.doc
- 214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模块提能练:经济生活综合检测.doc
- 214高考大纲卷(广西)政治部分(有答案).doc
- 214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7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新人教版.doc
- 214高考新课标II卷政治部分(有答案).doc
- 214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复习资料 c.doc
- 214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复习资料_c 2.doc
- 2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