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铁改余历史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族鐵改余歷史簡介 “鐵改余”乃發生於600多年前元朝末年,是壹段鮮為人知的家族歷史,是在特殊的社會環境中部份蒙古族後裔隱姓埋名,融入西南各地的真實寫照。 蒙古帝國首位大汗成吉思汗第五代孫禿魯(禾忽大王之子)又名鐵木健,元大德年間(1272年)受封南平王。後封地於湖廣行省麻城縣。膝下育有九子壹女,分別取排序名號為:秀壹、秀二、秀三、秀四、庚五、庚六、庚七、庚八、庚九、庚十(女、名金蓮)。1351年8月,湖廣麻城鄒普勝、羅田徐壽輝等在蘄水(今湖北稀水)發動武裝起義,史稱南紅巾軍。10月在稀水組建政權,徐壽輝稱帝,國號“天完”。1352年正月,紅巾軍打出“摧富益貧”口號,先後攻占湖廣、江西、福建大片地區。身處麻城地區的鐵木健之九子壹女龐大家庭,必是紅巾軍攻擊對象,且身為蒙古貴族難逃厄運,情急之下,九子壹女舉家攜銀帛,帶家仆共380余人向西奔逃四川。逃至四川瀘縣(現瀘州市)鳳錦橋時,十兄妹決定改名換姓,隱藏蒙古族身份,以躲避紅巾軍的追殺,並化整為零分散奔逃,自尋生路以求生存。議定改“鐵”為“金”,又恐“金鐵”相近,便去掉“金”字下面壹橫為“余”,以“余”為姓永不復改,日後無論貧富須相認,不得視為路人,倘有壹人不認祖,身生爛瘡喪黃沙,後世不得昌大。十人當即在鳳錦橋頭插柳為記,每年清明來此相見。並咬指為筆,以血為墨,每人書詩壹句,組成10句聯詩壹首,分別收存,作為日後相見,親情傳承確認之依據。這壹悲壯情形就是蒙古族“鐵改余”姓歷史的由來,雖然官方基本上沒有鐵改余歷史文獻記載,當時所處情形,但認真壹想就會明白。九祖壹姑“分手詩”也是鐵改余歷史非常重要的史料,且世代口口相傳。 十兄妹分別之後,散居四川各地,與當地各族百姓融合共生,以蒙古族與生俱來的頑強精神學習農耕、研究種養、埋頭興業、與世無爭,長此以往,在家族興盛和與社會和諧共處中都有極大改善。十兄妹分別與漢族人的相處中早已被同化,有的甚至成為地方的佼佼者,受人尊重。他們分別改漢名為:余德元、余德朝、余德真、余德輔、余德弼、???德成、余德盛、余德隆、余德興、余德仙,他們教育子孫不忘祖宗不忘根,不忘拼搏奔上進,潛心研習漢族歷史文化,鉆研農、工、商、貿各行技能,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社會進步中都卓有成效。 明朝末年,四川又發生了張獻忠的起義,史稱“甲申之亂”,戰亂的屠掠讓四川各地百姓大舉外逃奔命。隱居四川各地十兄妹子孫的平靜生活再遭破壞,大部又外逃至貴州、雲南各地另覓生存凈土。時至清朝,在長期穩定的社會狀態下,九祖壹姑的部份子孫又陸續返回四川,有的則長期定居於雲貴高原。這就形成了600多年來“鐵改余”氏族人在大西南遍地繁衍的狀況。 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的“鐵改余”史實,是壹部鮮活的家族史,基本史實是真實、清晰的。鐵改余氏族人秉承先人風骨,艱苦卓越,頑強拼搏,生生不息,與時俱進,對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交流、社會進步等方面均有壹定的貢獻。鐵改余氏族人在西南地區發展的歷程,是蒙古族後裔與各族人民融合團結的歷史;是家族遷徒繁衍史;更是愛家、愛族、愛國的奮鬥史。其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隨遇而安的民族精神是值得後人傳承的典範。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