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宣传部关于打造对外宣传品牌的调研报告.docVIP

县委宣传部关于打造对外宣传品牌的调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委宣传部关于打造对外宣传品牌的调研报告.doc

  县委宣传部关于打造对外宣传品牌的调研报告 对外宣传工作中,打造“走出去、叫的响”的宣传品牌无疑成为重中之重。很多时候,人们记住一个地方、喜欢一方水土往往源自于一个人、一处景、一种物、一件事,而这些就是这个区域的名片。擦亮外宣品牌对于提升对外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笔者针对当前XX县外宣品牌现状开展调研,旨在为灌云外宣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一.已具备影响力的外宣品牌 1.灌云的“人”。这里的人主要指有名气、有影响力的人。最近各地“名人故里”的争夺战和炒作愈演愈烈,足可见“名人效应”的带动作用。XX县拥有 65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的名人可谓不胜枚举:商代贤相伊尹,楚汉名将龙且、钟离昧,名著《镜花缘》李汝珍等都曾在灌云留下历史的痕迹。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了“开山岛夫妻哨”、“中国霍金”王甦青、全国优秀农民工陈余春等一批重大典型,灌云也逐步成为先进集结的“模范之城”。 2.灌云的“景”。灌云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山蓝水净、人杰地灵。随着文化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景点打造和推介力度日益加大。大伊山风景区、潮河湾景区分别通过国家4a、3a景区验收,大伊山石棺墓遗址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县博物馆是全市首家被评为3a级景区的博物馆。其余如伊芦山、农业生态园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3.灌云的“物”。XX县资源丰富,有影响力的特产多达数十种。美食豆丹富含高蛋白,可说是全国有名,仅此一家。王圩的西瓜个大皮薄,水润甘甜,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圩丰的泥鳅养殖、南岗的蓝莓种植无论从规模、技术、质量等方面极具优势,成为行业龙头。 4.灌云的“事”。在灌云从来就不缺少“大事”。全国镜花缘研讨会、全国无线电锦标赛、全国女排大奖赛等活动先后在灌云举办,赛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县区级城市中相当少见,彰显出了灌云的实力和影响力。此外,淮海戏、工鼓锣、琴书、麒麟调、乡棋等1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灌云传承、发展。 二.品牌打造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商业包装。经济社会中,无论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有效包装。灌云的现有“品牌”往往缺乏有效的包装。好的东西是有了,但是如何进一步推介使之成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困扰发展的难题。例如大伊山风景区尽管目前通过4a验收,但是旅游收益与很多国内同类景区相比差距较大,游客多为散客,成规模的团队并未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美食豆丹区域影响大,但是在产品的包装和外销方面相对薄弱,直接食用居多,很少配比成品进行物流,成为一种“带的走”的商品进行销售。体育赛事的级别、规模够大,但是仅仅从赛事本身出发,相关的媒体运作及外宣活动较少,没有形成众多主流媒体聚焦的态势。 2.缺乏资金投入。目前看来,资金的投入是制约对外宣传的最大问题。尽管近几年灌云的经济发展增势迅猛,但是因为经济基础差等方面原因,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对外宣传依赖资金投入,无论是主题外宣活动、新闻发布都活动经费。主流媒体动辄几十万元的专版费、宣传费让灌云捉襟见肘,此外媒体通联等方面同样需要资金投入,对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县来说负担很重。 3.缺乏专业人员。人才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目前全县外宣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各乡镇宣委、通讯员,各单位报道员为主,缺乏品牌意识,追求考核任务和上稿量。另外全县关于品牌包装的规划管理人员、商业运作人员几乎没有,这样导致很多品牌的推介缺少合理统筹和运作,成为零零落落的点状宣传,形不成规模和声势。 三.应对问题的建议 1.要加大商业投入。将外宣品牌产品全部推入市场运作,依托载体进行包装。例如豆丹美食,推介产品的同时要打造几家烧制豆丹的老字号饮食店,像北京的全聚德那样,这样既找到品牌的载体,同时也可以动员餐饮店拿出一部分资金从事品牌包装。再如大伊山景区,要激发旅游的次生消费品牌,例如一些景区特产、纪念品等,让游客能进来、带的走,不仅增加了景区收益,同时也是对灌云的一种推介。再如体育赛事,不能有赛事办完就了事的态度,而是应将一些好的赛事项目留在灌云,鼓励一些有潜质的企业对参赛队进行冠名,如广州恒大足球队就大力宣传了广州。 2.要加快资源整合。对外宣传,说到底是对于一个地区整体进行推介,加大品牌的有效整合可以形成规模优势,从而赢得先机。例如景区推介,在巩固大伊山景区主导地位的同时,要完善潮河湾、伊芦山等一些知名景区的建设,合理安排路线,使游客不再仅仅看一个景点就走,而是多处串联,使游客留在灌云一到两天,从而带动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同时提高餐饮、住宿等收益,叫响灌云整体旅游品牌。再如灌云的道德模范大量涌现,各行各业都有,往往分开推介。如果从所有模范身上提炼特性,形成一种灌云人特有的精神进行推介,给人一种城市文化,品牌也随之而生。 3.要加强从业队伍建设和制度完善。大力引进品牌包装、品牌营销、品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