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pdf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马瑞霞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对7种不同的出菇方式下杏鲍菇产量和子实体的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出菇 时间、子实体形态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半脱袋地埋覆土出菇方式出菇较早,子实体大小适中,色泽明亮 ,外形美观;覆 土出菇比不覆土产量明显提高;脱袋后用泥土砌成菌墙出菇方式产量最高。 关键词:杏鲍菇;子实体 ;性状;产量;出菇方式 中图分类号:$646.141,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09)40—0230-02 杏鲍菇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以 “香味浓郁似杏 em、宽70cnl的畦床,脱袋后的菌袋卧式相挨摆放。后在菌袋 仁、味道鲜美如鲍鱼”而得名,子实体硕大粗壮、营养丰富、菌 上覆 1~2cm经消毒处理后的细沙壤土,用水将覆土层浇湿。 柄洁白、菌肉肥厚、质地脆嫩 、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 C:不脱袋一端覆土出菇。将菌袋一端 口解开,在料面覆 肪的珍稀食用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市 1~2cnl经消毒处理的湿细沙壤土,然后立式排放。 场对杏鲍菇的需求量大增,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从20 D:半脱袋立式出菇。在菌袋的1/2处环剥,脱掉下部的 世纪90年代开始,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 塑料袋,在大棚内挖深20cln、宽70cm的畦床,将菌袋露出菡 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但 料的一端接地紧挨直接放入畦床内,在菌袋与菌袋之间的空 目前杏鲍菇的生产技术仍不完善,标准化、商业化栽培规模较 隙处填经消毒处理的湿细壤土,菌袋上方不覆土,将多余的塑 小,生产中多种出菇管理方式并存,栽培效果差异很大。为 料薄膜用小刀划掉。 此 ,笔者对 目前河南省杏鲍菇生产中普遍应用的7种出菇方 E:菌墙式出菇。把塑料袋去掉,用消毒泥土砌成菌墙, 式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适于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出菇管理 先摆放 1层菌棒,在菌棒上再放 1层 1cm厚泥土,再放 1层 方式,提高栽培效益。 菌棒 t层泥土,共摆放5层菌棒,顶部覆土5~6cm厚,中央 留一浅水槽 ,便于加水保湿。每层减少 1个菌棒,整体形成上 1 材料与方法 窄下宽、近似梯形的双面出菇墙。 1.1 供试菌种 F:双向卧式出菇。满袋后的菌袋,去掉袋 口两端的扎 口 杏优 1号由河南省安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绳,将多余的塑料膜用小刀划掉 ,菌袋相挨摆放成排,堆叠5 1.2 试验 方法 层,不覆土。 1.2.1 栽培料配方 棉籽壳85%,麸皮10%,玉米面3%,石 G:单向卧式出菇。直接把一端袋口解开,将多余的塑料 灰 1%。石膏 1%。 膜用小刀划掉,卧式摆放5层出菇,不覆土。 1.2.2 栽培方法 采用 17cm×33enl×0.005cm的聚丙烯 1.2,5 出菇管理 控制出菇场所温度l3一l8℃,空气相对 塑料袋栽培。栽培料加水拌匀后直接装袋,每袋装干料0.5 湿度为85%一90%,适宜的散射光,每天通风 1—2次。子实 kg。在0.11—0,14MPa压力下高压灭菌2h。冷却后在接种 体长至拇指大小时,将袋口卷至与菇盖相齐.疏去多余菇蕾. 箱内两端接种,每瓶麦粒菌种接种20袋,常规发菌管理。 每个出菇面保留2~4个菇蕾,注意通风.保温保湿。当子实 1.2.3 试验时间 2008年9月 13日装袋。9月15日接种. 体基本长大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