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营养防病剂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两种营养防病剂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摘要:采用小面积生产示范研究了2种营养防病剂对烤烟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营养防病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提高烟株的营养水平和抗病性,提高烟叶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且哺育(BT)的效果优于硼锌锰(PT)。产量增加7.35kg/hm2-49.2kg/hm2,均价提高0.50元/公斤-0.75元/公斤,产值提高1347元/hm2-2615.85元/hm2,上等烟比例提高4.27%-7.79%。
关键词:烤烟;营养防病剂;产量;质量;效果
卷烟是一种嗜好性的吸食制品,烟叶是制作卷烟的基础原料,烟叶的农残含量直接影响到卷烟的安全性。为改善烟株生长营养,促健防病,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品质和安全性,本文在小面积生产示范条件下研究了2种营养防病制剂对烤烟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筛选能够改善烟株营养,提高烟叶品质和安全性的药剂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土壤 试验安排在桂阳县仁义镇梧桐村湾山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前茬作物为水稻。植烟土壤为黄壤土,养分状况为全氮2.44g/kg,全磷1.22g/kg,全钾12.16g/kg,速效氮186.57mg/kg,速效磷51.89mg/kg,速效钾98.80mg/kg,有机质50.19g/kg,pH7.5。
1.1.2 参试品种:云烟87。
1.1.3 供试药剂:哺育和硼锌锰2种原装水剂,由郑州先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BT):喷施哺育1000倍液;处理2(PT):喷施硼锌锰1000液;处理3(CK):喷施清水。分别于烟苗移栽后40天和55天各喷施一次,各处理示范面积均为5亩。行距1.1m,株距0.55m,每亩栽烟1100株。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根据YC/T 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测定各处理大田烟株主要农艺性状。
根据YC/T 39-1996《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在各种病害盛发期,采用5点取样,每点50株,调查各处理主要病害的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
烘烤时对每个处理随机抽取各部位叶片100片进行标记分别测定各部位叶片的单叶重。
根据GB 2635-1992《烤烟》标准要求,分级后统计各处理烟叶产量、均价、产值、上中等烟比例,并鉴定原烟外观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田烟株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表1 主要农艺性状 单位:cm
由表1可知,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腰叶面积(长×宽)均以BT最大,PT次之,CK最小,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2.2抗病性调查
表2 田间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单位:%
从表2可以看出,根据田间调查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BT最小,PT次之,CK最高;青枯病在BT和PT上没有发现,在CK上有少量发生;花叶病在BT上没有发现,在PT和CK上有较少发生,且在PT上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小于CK;气候斑点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BT最小,PT次之,CK最高,且在CK上的发病程度远高于BT和PT。
2.3 不同部位单叶重比较
表3 不同部位单叶重测定 单位:g
由表3可知,各处理不同部位烤后烟叶单叶重的变化情况为:下部叶BT>PT>CK;中部叶BT>PT>CK;上部叶BT<PT<CK,以上差异均不显著。
2.4 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均以BT最高,PT次之,CK最小,但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BT和PT的亩产量分别提高3.28公斤和0.49公斤;均价分别提高0.75元/公斤和0.50元/公斤;亩产值分别提高174.39元和89.80元;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7.79%和4.27%;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5.57%和3.76%。
表4 主要经济性状统计 单位:公斤、元/公斤、元、%
注:按当地2008年国家下达的烟叶收购价格计算。
2.5 原烟外观质量鉴定
表5 原烟外观质量
表5结果表明,各处理烤后烟叶成熟度好;各处理中、上部叶颜色桔黄,下部叶颜色BT为正黄—金黄,PT为正黄,CK为淡黄;色度中、下部叶BT和PT分别为强和中,CK为中偏强和中偏淡,上部叶各处理均为强;油分BT和PT各部位烟叶表现为有和多,CK表现为稍有和有;叶片结构各处理中、下部叶均表现为疏松,上部叶BT和PT表现为尚疏松,CK稍密;叶片厚度下部叶BT和PT为稍薄,CK为薄,中部叶BT和PT为中等,CK为稍薄,上部叶BT为中等—稍厚,PT为稍厚,CK为稍厚—厚。
3 小结与讨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