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煤工作面水害分析评价报告
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
10101综采工作面
水情水害分析及安全许可评价报告
矿 长: 胡 瑞 华
总工程师: 王 国 忠
安全矿长: 罗 林 本
生产矿长: 罗 顺 军
机电矿长: 袁 明 海
编制单位: 技 术 科 目 录
第一节 基本情况概述 3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及四邻情况概述 3
二、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
三、矿井充水条件 4
四、10101综采工作面水情水害分析 7
第二节 物探报告 9
一、矿井瞬变电磁(MTEM)原理 9
二、数据采集与测线布设 13
三、数据处理与成果解释 14
第三节 结论 18
第四节 防治水措施 18
第一节 基本情况概述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及四邻情况概述
10101工作面位于河边煤矿一采区东翼的1#煤层,+853水平以上,该面上限标高为+995.7┻,下限标高为+854.4┻,工作面运输巷走向长度880m,回风巷走向长度930m,工作面倾斜长度227m,工作面下部距3#煤层6.3m,未开采,以西为风井保护煤柱,以北为煤层露头风化带,以南为853-1瓦斯抽放巷,以东为井田边界,3#煤层和1#煤层之间平均垂距约为5米左右。
二、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井田内出露地层有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第四系Q。其岩性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大多呈同向坡,局部地方呈耸立的山峰,山间冲沟发育、地表大部分被风化物覆盖。矿区内未见泉水出露,据邻区资料,一般泉流量小于1l/s,动态变化显著。富水性弱,属相对隔水层。
2、龙潭组(P3l):广泛分布于矿区内,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煤层组成。地表出露面积大,但多被坡残积层覆盖,地貌上多呈缓坡、沟谷。共调查泉点4个,一般流量0.001~0.277l/s,动态变化明显。本组含裂隙水,富水性弱。
3、飞仙关组(T1f):本组分上下两段。
(1)上段(T1f2):分布矿区东南部,岩性以砂岩为主。多成垂直走向的山脊和冲沟,岩石易风化,裂隙发育。矿区内泉水出露少,调查泉点2个,流量0.061~0.112 l/s。枯季多干涸,季节性变化显著。本段含少量的裂隙水,富水性弱。
(2)下段(T1f1):分布同上段,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出露于山坡前缘,成缓坡地形,矿区内未见泉点出露。本段富水性弱,属相对隔水层。
4、第四系(Q):为坡、残积物及冲、洪积物等。其厚度变化较大,在2~38m之间,一般约20m。其透水性较强,往往有泉水出露,流量在0.168~0.344 l/s之间。动态严格受季节控制。
5、老窑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内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老窑,巷道开拓时,地表水沿砂岩破碎带涌入,顺煤层的顶板塌陷裂隙渗入,对矿坑进行充水。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
6、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区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属于扬子陆块,黔北隆起,六盘水断陷,杨梅树向斜南东翼,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地层走向南东,倾向南西,地层倾角26~40°。未发现对矿床开采构成影响的断裂构造。
三、矿井充水条件
(一)、充水水源分析
区内主要的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滑坡水、采空区积水等,现分述如下: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雨还可以沿地表裂隙及孔隙直接渗入矿井中,同时还可以通过老窑采空区蓄集,给矿井开采带来危害;特别是雨季及暴雨期,地表水暴涨容易造成淹井事故,故矿井应加强防洪工作。
2、地表水
北盘江及矿区内地表冲沟水是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地表水体。
(1)北盘江:位于矿区西部边缘,河床最低标高+900m左右,且距矿区较远,因此,在不改变自然地质环境的条件下,北盘江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但应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
(2)矿区内冲沟水:发育于矿区内。目前观测,冲沟水无明显渗漏现象,但在其下及附近进行采矿应加强顶板管理,预防冒落裂隙带与其沟通,导致沟水涌入。特别是井田中部的溪流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第四系松散层和含煤地层中裂隙带对矿井间接补给,当人为作用下改变了原始条件,溪流将惯入井巷成为直接充水水源,造成水害。
3、地下水
矿区内上覆含水层为飞仙关组上段,与含煤地层间有厚约150 m的飞仙关组下段隔水层相隔,故对今后开采影响不大;下伏地层峨嵋山玄武岩组富水性弱,亦属相对隔水层,对今后开采影响亦不大;含煤地层本身含裂隙承压水,根据邻区小窑调查,进水方式以顶板淋水、滴水,底板渗水为主,构造裂隙为其主要的充水通道,总出水量一般不大。如发耳区办煤矿,开采3号煤层,巷道长约300m,采空面积约2000m2,但水量极微,总出水量约0.1l/s;新龙煤矿总出水量为0.436 l/s(2002年8月4日);攀枝花煤矿为1.245 l/s(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