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建设可持续发展试验区.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蕉岭建设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蕉岭县建设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总 体 规 划 蕉岭县人民政府 二00五年 目 录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建设框架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3 二、建设框架…………………………………………………………………3 三、发展目标…………………………………………………………………4 四、实施步聚…………………………………………………………………7 第二部分 规划要点 一、经济宽裕县建设的规划…………………………………………………9 二、生态示范县建设的规划…………………………………………………15 三、文化先进县建设的规划…………………………………………………17 四、社会和谐县建设的规划…………………………………………………19 第三部分 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22 二、科学规划,强化监督…………………………………………………22 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23 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24 五、建立机制,保障到位…………………………………………………24 第四部分 示范工程项目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建设框架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蕉岭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汇到社会的一切活动,走出一条既满足当代需求,又有利于后代发展,并不断提供和优化充足发展条件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具有山区特色的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工作思路: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蕉岭要当好全市全面协调发展排头兵”的要求,切实把推进“经济宽裕县、生态示范县、文化先进县、社会和谐县”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建设框架 建设框架:两个区域、分类建设、同步实施。 两个区域,即把全县分为东西部山区镇(新铺镇徐溪、长潭镇、蓝坊镇、南礤镇)和205国道沿线镇(蕉城镇、三圳镇、新铺镇油坑、文福镇、广福镇)两块。蕉岭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差异性大,经济基础不平衡。主要是东、西部山区镇(新铺镇徐溪、长潭镇、蓝坊镇、南礤镇)经济比较薄弱,但是森林资源保护较好,生态优美,空气清新,是一块无污染的宝地。205国道沿线镇(蕉城镇、三圳镇、新铺镇油坑、文福镇、广福镇)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工业、农业相对比较发达,产业聚集度也较高,这些地域也是蕉岭县今后工业产业、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分类建设,即东西部山区镇重点进行生态保护、建设,把该区域建成一个大的森林公园。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起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生态环境基础结构和绿色景观、城区生态景观,促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205国道沿线镇重点进行水泥产业的污染治理,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小城镇,发展第三产业,力争把205国道沿线(也就是天汕高速公路蕉岭段地带)建成蕉岭经济走廊,经济增长极,奠定全县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同步实施,即东西部山区镇的生态建设与205国道沿线镇的新型经济发展基地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蕉岭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用6年左右的时间,使蕉岭县成为县域综合实力大为增强,经济繁荣,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广东山区经济宽裕县;成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渐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东生态示范县”、人人向往的居住创业县;成为具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拔尖的文化人才、的文化精品、的文化产业、有序的文化市场、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8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10217 14500 20000 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81.9 83 88 2、核心区人口发展指标 指 标 名 称 2004年 2007年 2011年 总人口(万人) 22.52 22.58 22.64 人口自然增长率(‰) 2.26 2.58 2.5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 11.93 12 12.5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 100 100 100 每万人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人) 880 1500 1800 城镇人口比重(%) 29 35 44 3、环境资源指标预测 指标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7年 2011年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8 13 17 城市绿化覆盖率 % 35 40 45 森林覆盖率 % 77.9 78.5 80   4、环境指标预测 指标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7年 2011年 工业废气处理率 % 90 95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