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流化床干燥
第11章 流化床干燥
1.流态化技术基础
1.1流态化现象
图11-1 流化床示意图设有一圆筒形容器,在容器下部安装一块筛板,称为气体分布板,在分布板上堆积一层固体颗粒(图11-1)。当气速较小时,固体颗粒处于静止状态,气体通过颗粒间隙流过床层,此床称为固定床,此时床层压降随气速的增加而加大。当气速增加到压降刚好平衡床层颗粒的重力时,床层开始膨胀而流化,此时的气速称为初始流化速度。当再增大流速时,床层总压降不再变化,此流化状态称为散式流化。当进一步提高气速时开始出现鼓泡,压强波动明显(如图11-2),此称鼓泡床,并称为聚式流化。对于细长的流化床,进一步提高气速,导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进一步长大而接近床截面尺寸,形成气栓,此气栓像活塞一样向上移动,直至表面气栓破裂,此时压降出现有规律的脉动,此现象称为腾涌或节涌流态化。随着气速进一步提高,床层湍动加剧,气泡尺寸变小,床层表面变得比较模糊,此称湍动流态化。再继续提高气速,颗粒挟带随之增加,至某一临界速度,这时在没有颗粒补充的情况下,床层颗粒很快被吹空。如果有新的颗粒不断补充进入床层底部,这种操作可以不断维持下去,这种流化状态称为快速流态化,又称循环床或快床。再继续提高气速,流态化将进入稀相气力输送区域。
图11-1 流化床示意图
图11-2 气固流态化中各种流体力学流型的特征示意图
上述随气速的提高出现不同流态化状态并非所有不同颗粒都会发生,对于工业流化床而言,通常在散式流态化区操作,腾涌和节涌在工业操作中被视为非正常现象。颗粒性质对流化行为的影响,由Geldart对颗粒的分类可作说明:(图11-3)
图11-3 Geldart颗粒分类法
C类颗粒属粘性颗粒或超细颗粒,一般平均粒度在20μm以下。这类颗粒由于粒径很小,极易导致颗粒的团聚,极难流化。
A类颗粒为细颗粒,具有较小粒度(30~100μm),表观密度也较小(ρ1400kg/m3)。A类颗粒的初始鼓泡速度明显高于初始流化速度umf。如FCC(催化裂化催化剂)。
B类颗粒称为粗颗粒或鼓泡颗粒,具有较大的粒度(100~600μm)及表观密度(ρ=1400~4000kg/m3),其初始鼓泡速度与初始流化速度相等,气速一旦超过初始流化速度床层内即出现两相,即气泡相和密相,密相中气固返混较小,如砂粒。
D类颗粒称为粗颗粒,一般平均粒度在0.6mm以上,该类颗粒流化时易产生极大气泡或节涌,如玉米、小麦颗粒。
图11-4是将气体和颗粒物理特性包含在平面图形中的流型图。
图11-4 Grace (1986, 1990) 提出的流态化流型图
1.2流化床的似液体特性
流化床中的气固运动很像沸腾液体,故流化床又称沸腾床,它还显示出类似液体的特性,如图11-5所示。
图11-5 气体流化床的似液体特性
图11-5中(a)表示一个比床层密度小的物体漂浮在床面上,就像木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并且服从阿基米德定律。(b)表示容器倾斜时,流化床的床面仍保持水平状态。(c)表示在流化床的器壁上开一个小孔,床中颗粒会从小孔泄出。(d)表示两个床面高度不同的流化床若相连通,则高床面的颗粒会流向低床面,直至两床面相齐平。(e)表示流化床器壁上上下两点的压力差△P与该两点之间的单位面积床层质量成正比,这也符合流体静力学原理。
1.3颗粒的基本性质
1.3.1颗粒直径
工程上遇到的颗粒物料种类很多,粒径的大小、颗粒的形状及其物料性质也各不相同。
在气固两相流动中,颗粒物料是群体运动的,因此必须确定颗粒群粒径的大小。下面简单介绍确定粒径的一般常用的方法。
1.3.1.1粗颗粒的平均较径
当物料颗粒大到可以一粒一粒拣集的程度时(一般为1~20mm),如大豆、小麦、大米以及合成树脂粒子等,可采用下列办法。
首先从试样中任意采集n颗(实际在200粒以上,越多越精确)粒子,再用普通天平测定其总重量Gsn。设粒子的真实重度为γs,则平均粒径de可按下式计算:
于是
(11-1)
式中,de称为当量直径,是把所有粒子均看作等体积的球形粒子时的平均直径。根据实测的结果,de与用筛分法求得的算术平均直径dp之比,即de/dp约等于0.75。
1.3.1.2细粉的平均粒径
对于粒子细到无法拣集的物料,如水泥、矾土、白土及合成树脂粉末等,可采用计算调和平均粒径的方法。
设在一定量的粉料中:
直径为d1的粒子的质量分数为,
直径为d2的粒子的质量分数为,
直径为dN的粒子的质量分数为,全部粒子的平均直径dp则为
(11-2)
如果用算术平均值计算dp,则为
(11-3)
两者差别不大。
用上述方法求平均粒径dp,需要已知全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论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docx VIP
- (2024秋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PPT课件.pptx VIP
- 《批判与创意思考》 教材配套PPT 第三章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pptx VIP
- 麻疹病例教育课件.pptx VIP
- 第九章 冷热疗法课件.ppt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最新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旅游地理学》全套教学课件.ppt
- 汇德大厦材料二次转运方案.pdf VIP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提纲.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