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构建研究 - 武汉市规划局.PDF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构建研究 - 武汉市规划局.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构建研究 - 武汉市规划局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构建研究 (城镇高密度发展的生态安全与灾害防治) 申雪璟 吴继荣 摘 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布局不是简单的“点、线、面”式的空间布局,而是关乎灾时灾民生命安 全的时空布局,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在防灾避险绿地布局方面出现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安全社区、日本“防灾生活圈”、防灾分区等思想理念,意识到防灾分区, 特别是社区层次的防灾避险绿地布局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六安市城市实际情况,探讨构建社区、防 灾分区、城市三层次、网络化的防灾避险绿地布局体系,并对每一层次布局体系中各类防灾避险绿地提出 相应的规划要求。 关 键 词: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布局;六安市 1 背景 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注重绿地的景观、生态、游憩、文化四大功能,轻视了绿 地所具有的防灾避险功能。汶川地震后,相关学者开始意识到绿地在灾后救援重建中具有积 极作用,同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 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加快编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逐步完 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科学设置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 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等五大类防灾避险绿地,以建设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 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由此,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应运而生。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有别于其它规划的主要特点即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各种疏散 避难需求,对时间性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布局不是简单的空间布局, 而是关乎生命的时空布局。笔者通过查阅长沙、萍乡等地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发现 有关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布局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1,注重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布局,忽 视中观、微观层面防灾避险绿地布局,即将防灾避险绿地布局笼统的归纳为“点、线、面” 布局;2,重视固定避险绿地布局,把防灾避险绿地狭义的理解为灾后安置场所,忽视了灾 民第一时间避灾需求的紧急避险绿地的作用和布局。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考虑灾民疏散 避灾行为规律,借鉴日本“防灾生活圈”、安全社区、防灾分区等思想理念,并与六安市城 市绿地规划建设实际相结合,于本文对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展开相关探讨。 1 2 安全社区、防灾分区思想概述及启示 笔者在参与六安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期间,意识到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布 局不应仅仅是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的布局(物质形态规划),因为它还受到社会、经济、疏散 人员心理、避灾教育等众多因素影响,防灾避险绿地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规划的防 灾避险绿地应该是居民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熟悉、有归属感的场所,灾民在这样的场所中避 灾才会感觉安全,因此,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掘社区 在防灾避险方面的作用,笔者的这种想法与日本“防灾生活圈”、安全社区等所倡导的以社 区为主导的防灾避险理念不谋而合。 2.1 安全社区建设理念解析 1.安全社区概念及发展概况 1989 年,WHO (世界卫生组织)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首次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概念, 本次大会通过了《Safe Community Declaration》(即《安全社区宣言》)。该 《宣言》指出 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此次会议所提的安全社区是指那些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 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并持 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安全社区建设最先在北欧的瑞典及挪威开展,其后扩展至美洲、亚洲及澳洲。至 2009 年,全球共有96 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安全社区称号,这些社区人口规 模从2000 人至20000 人不等。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策划与技术指导下,国内相继有 近40 个城市街道和大型企业社区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安全社区理念和建设模式受到 1   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社区所接受 。2008 年,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 防震减灾联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社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