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文庙与避暑山庄 - 中国孔庙.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河文庙与避暑山庄 - 中国孔庙

热河文庙与避暑山庄——— 兼谈文庙的保护与利用 文物春秋 ·2010.2 热河文庙与避暑山庄 ——— 兼谈文庙的保护与利用 田淑华 邱珊珊 (避暑山庄研究所,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热河文庙;历史背景;建筑规模;保护修复 【摘 要】热河文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皇家寺庙的历史背景及宏大的建筑规 模,是集尊孔、教学、藏书三者为一体的清代承德最高学府。对热河文庙进行全面修复,进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同时全面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是深化避暑山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始建于康熙时期的避暑山庄是清朝政府 由于历史上战争频仍,行政设置时断时续,政 的第二个政治活动中心。避暑山庄的肇建及 治、经济的落后,长期制约着这里文化教育的 其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促进和推动了承德 发展。 这座城市的形成和全面繁荣,最终发展为清 清代初期,承德还是一个被称为上营的 朝的一个畿辅大都会。与此相适应,承德的 小村庄,人烟稀疏,文化荒漠。康熙时期,北疆 地方教育开始起步,府学、州学、县学、考棚、 边防事务繁重,受到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书院等相继创办,从而开启了承德历史上文 清政府无暇顾及这里的办学兴教。随着避暑 化教育的先河。而热河文庙正是清代承德府 山庄的肇建与兴盛,在历经60 余年的发展繁 地方官学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热河文庙 荣后,清政府才开始关注承德府的地方文化 与避暑山庄实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世 教育。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八月,清廷颁 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决定在承德府“设义学,延师训课,以励文 风,并当建立学宫,酌定庠额,俾得藉以上 热河文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1] 进” 。承德兴办教育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 承德自古为引弓之地,荒略之区,地处燕 在这一年的夏季,清高宗弘历驻跸热河,与礼 山南北长城内外交通要塞,是中原地区与蒙 部尚书曹秀先谈论时政。曹秀先因掌管教育, 古草原的接壤地带,亦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便在职言职,向乾隆谈起承德府宜兴学校,以 ·29 · 热河文庙与避暑山庄——— 兼谈文庙的保护与利用 文物春秋 ·2010.2 造就士林人才的想法。乾隆听后非常高兴, 需,并在重要交通地段设驿站,特别开通了承 “于是乎有设学之旨”,在当年秋季降旨,“添 德广仁岭,使道路更加畅通。行宫与御道的建 设学校书院,加广庠额,以教育而振兴之。并 成,为关内外往来提供了方便。正是由于这种 [2] 命建立文庙,相地伐材,卜吉鸠工”。事实上 政治、经济、人口、交通诸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就是这次君臣的交谈,成为清代承德办学兴 使承德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乾隆四十一年 教的一个历史契机。从客观上看,承德府教 (1776 年)时,承德已经是“户口日增,民生富 [5] 育能够引起乾隆的重视,并正式列入清政府 庶,且农耕

文档评论(0)

dfhy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