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观测季节137米望远镜状态报告V11.DOC

2012-2013观测季节137米望远镜状态报告V11.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2013观测季节137米望远镜状态报告V11

13.7米毫米波望远镜 2012-2013观测季节状态报告 ( Status Report on the 13.7 m MM-Wave Telescope for the 2012-2013 Observing Season ) 徐 烨、左营喜、吴洁青、李 阳 庞兴海、巨秉刚、孙继先、逯登荣、王 敏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射电天文观测站 德令哈毫米波观测基地 2012年12月 望远镜系统概况及夏季维护与更新改造情况 在2012年夏季(7 - 8月)维护更新季节,对望远镜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了常规检修和维护,用照相测量方法调整了天线面板,对超导成像频谱仪系统进行了检修和维护。至8月14日基地陆续完成了夏季的各项维护(检修、更新)计划项目。 从8月15日开始,基地对望远镜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综合性能的天文测试”工作,包括望远镜指向测试、副面调焦、接收机9个beam方向图测试、9beam间隔矩阵和效率矩阵测试、天体谱线标准源的强度与视向速度等。 以下简要报告维护、更新、测试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结果: (1)用照相测量的方法调整天线面板[1]。从2009年以来,每年采用工业数字照相摄影测量系统,以EL=52(为基准位置,对天线面板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面板预置调整,今年调整后的天线面板精度RMS为0.070 mm。 (2)天线主、副面机械系统检修[2]。继续通过合同方式,由南京中科天仪中心主持对天线的机械部分做了详细检修,对所有轴承、齿轮进行了清洗、加油。 (3)接收机系统夏季维护[3]。对接收机所有系统进行了检修、更换和更新。其中:①检查杜瓦内部电缆,更换冷头;更换了部分像元的HEMT放大器,SIS混频器重组,HBT接头拧紧补焊;将HEMT放大器所需要的偏置电压进行整理13.7 m (45英尺) ,使用地平式机架。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是经典“卡塞格林”系统,接收机工作在卡焦上。经过面板调整后的主反射面的表面精度rms为70 ?m[1] 。 望远镜的跟踪 通过测试表明[5],方位跟踪误差的rms为1.88″,俯仰跟踪误差的rms为1.04″,对绝大部分天区,天线的跟踪误差在1-3左右,完全符合观测要求(根据望远镜的波束大小,观测时望远镜的跟踪误差允许范围也被限制在5以内,以保证足够的跟踪精度)。图2.2.1为天线在AZ和EL两个方向的跟踪误差测试结果: 图2.2.1 方位和俯仰的跟踪误差统计分布图。方位91.6%在3角秒内, 俯仰99.2%在3角秒内。数据取自参考资料[5]。 望远镜指向 采用“连续谱总功率接收工作模式”对行星(木星等)进行“五点指向观测”,同时对行星状星云、SIO(2-1)脉泽源进行点源的谱线“五点指向观测”。通过5-6天时间,将观测取得的2271组数据用指向修正模型进行拟合。从2006-2007观测季节开始,使用10个参数指向模型,新的指向模型在全天区域的适用性更好。图2.3.1是一个指向测试实例中的指向源的空间覆盖。图2.3.2是指向修正模型计算出的南天区和北天区的残差分布。结果显示,该轮测试得到的望远镜南天指向误差(rms)为5.0″[6],北天的指向误差(rms)为6.4″[7]。在综合测试过程中,“指向观测(模型拟合(修改验证”的过程要进行多轮。重复测试的结果显示望远镜最终全天指向精度小于5″[8][9]。 图2.3.1 五点观测时南天 X-Cyg、R-Leo、JUPITER [6]和 北天NGC7027、R-Cas、TX-Cam[7]有效数据点在天空中的分布。 图2.3.2 模型拟合后得到的方位残差和俯仰残差的图示。左边是南天的拟合结果, 椭圆的长半轴为4.2″,短半轴为2.8″,方向角为8.1°,数据取自参考资料[6]。 右边是北天的拟合结果,椭圆的长半轴为3.4″,短半轴为2.2″,方向角为40.3°, 数据取自参考资料[7]。 在望远镜运行阶段,指向状况还可以通过观测CO谱线点源(例如IRC+10216等晚期恒星)或者具有明显局部空间分布特征的部分CO面源(如S140等)来不定期的加以验证。 作为常规测试项目,在观测季节内,每个月还要进行一轮指向测试与验证。 望远镜的温标和效率参数(半功率波束宽度、方向图、月面效率、口面效率、波束效率、间隔矩阵、效率矩阵) 在分子谱线观测中,本望远镜采用标准的斩波轮校准方法(Ulich Haas 1976; ApJS, 30, 247及随后文献),得到的温标是改正了大气吸收及欧姆损耗后的“天线温度”,也就是文献中的TA*。对于星际分子云展源,通常这个温标要进一步改正望远镜的主波束效率?mb,得到与同类望远镜可比的“观测辐射温度”TR*。这个温标代表望远镜的理想主波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