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

2OO2年2月 重庆戈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Ⅵ .25 No.2 第25卷第2期 Journal 0f Chcm611ng Univer~i Natural S,eienee F~fio.) Feb. 002 文章编号:1000—582X(2O02)02—0093—03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 吴富强 ,李后蜀 ,周 勇 ,胡 雪 (1.重庆大学资源厦环境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重庆 400044;2.重庆市地质矿产勘壹开发总公司,重庆 4O0039) 摘 要: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深部储层并非是一封闭、孤立 的系统,而是一典型的耗散系统,其含油气性受深部壳幔鲒构控制。借助非线性动力学思想,尝试提出 “深部储层动力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它的基本研究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耗散系统;壳幔结构;储层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P 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地质作用是一种巨大而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就像一座无穷嵌套的迷宫。自组织临界性的实质是地 作用的综合反应,它不能以常规的实验来模拟反应的 球化学系统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众多子 全过程,它要求地质学家超越专业和学科的界线,采用 系统之间强烈耦合,致使局部的微小扰动将以多米诺 各种先进理论和技术进行多方位的综合研究。 效应的方式传播并放大而遍及整个系统,即某~子系 统的微小变化(振动或噪声)可能引起邻近子系统大的 l非线性理论简介 响应,进~步触发后者邻近子系统更大的响应,直至波 60年代I. g0{ l】e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7O年代 及整个系统;从而小事件触发大事件,而且大小事件彼 H.Haken创立了协同学,80年代以来,自组织研究得 此相似,而具有“自相似性”。 到迅速的发展,如储层研究中的地球化学自组织作用, 虽然存在许多非平衡现象,但并不是说平衡态热 强调在盆地范围内成岩作用的自行有序的排列和组 力学原理就完全不适用了。因为平衡结构和远离平衡 建,即成岩物质的自行再分配。下面重点介绍耗散结 结构是相对较少的,而近平衡结构才是广泛的 。 构理论。 2 深部储层具备产生耗散结构的一切条件 耗散结构理论是60年代比利时化学物理学家普 利高律(I. 窘0} e)及其研究集体经过长达20年的研 随着各种地球物理技术的改进、深部储层的勘探 究结果。他们把系统分为孤立的系统(与外界既无物 以及盆地动力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野外观察、实验、 质又无能量安 换的系统)、封闭的系统(与外界仅有能 理论研究表明深部储层并非是以前人们所想象的封闭 量的交换丽无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开放系统(与外界既 系统、孤立系统,相反为一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的复杂 有物质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指出只有开放的、远离 系统,许多作用是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在作者 平衡态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随机涨落的系统才能 博士论文 深部热流体厘定”一节中论述了盆地深部 从无序向有序状态演化,产生耗散结构。 地壳呈断块结构,深大断裂是深部热流体运移的通道, Fractats是当代法国数学家Mandelbrat创造的,指 深部热流体的物质和能量参与了盆地内的一系列反 具有自相似性(sdf—Similarity)或膨胀对称性的几何现 应,由此可见深部储层不断地与深部热流体进行着物 象。所谓自相似性就是局部与整体在形态、功能和信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