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纱线的几何性质与品质评定
第五章 纱线的几何性质与品质评定
思考题及难点 : 1.各种纱线性能、细度指标 2.纱线条干不匀 3.波谱图 4.加捻对成纱质量如何影响 5.纱线品质评定
计算题 1.测得某种纯棉纱100m长的实际重量2.83g,烘干后干重2.59g,求:实际回潮率、特数、英制支数.
2.45 的涤/棉T/C (65/35 ) 混纺纱英制捻系数α e =4,求该纱的T tex ?
3.有两种纱线,一种纯棉,一种棉/维(50/50)混纺纱,都是25tex,捻度均为70个捻/10cm (T tex =70),求:英制捻系数α tex; 若棉纱的密度δ 棉 =0.8g/ cm3 ,δ 混 =0.75g/cm3 , 问哪种纱线加捻重一些?
4.经过实验,棉纱的平均直径0.19mm,纱的表面捻回角β=200, 求T tex 和α tex (δ=0.85g/cm3)?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 2
一、公定回潮率 2
二、标准重量(公定重量 G k ) 2
三、细度指标 2
四、股线的细度表示法 2
五、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2
六、 细度指标的测定 2
七、细度偏差 3
第二节 纱线的细度不匀 3
一、概述 3
二、不匀率的测试方法 3
三、变异--长度曲线 4
四、不匀原因及波谱图(波长图) 5
第三节 纱线的捻度与纤维在纱中的配置 6
一、捻度与捻系数 6
二、捻度测试(见实验操作录像) 7
三、 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7
四、股线 : 8
第四节 纱线的品质评定 8
一、棉纱线分等的质量指标与分等规定 8
二、纱线的强度指标 9
第五节 新型纱线和花式纱线 9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
一、公定回潮率 (W k %公制, W k %英制)
标准状态 T:20℃±3℃ R.H.:65%±3%
1.公定回潮率:为了计重与核价的需要,国家统一规定的回潮率叫公定回潮率
2.实际回潮率:W%=[(G a -G 0 )/G 0 ]×100%
G a -湿重 G 0 -干重
棉纱:公制W k %=8.5% 英制W k '%=9.89% 涤纶:公制W k %=0.4% 涤/棉 65/35混纺纱:W k %(混=(65×0.4%+35×8.5%)=3.24%。
二、标准重量(公定重量 G k )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不是在标准状态下称得的重量)
G k =G 0 (1+W k %) 式中G 0 为干重
三、细度指标
1.特克斯 N tex (国际统一标准) N tex =1000G k /L(L-纱线长度)
2.旦数 N den (纤度)(用于长丝、化纤) N den =9000G k /L
3.公制支数 N m 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N m =L/G k
4.英制支数 N e (棉纱)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的840码的倍数
N e =L'(码)/840 G k '(磅)
支数越大, 纱线越细;特数、旦数越大, 纱线越粗
四、股线的细度表示法
14tex×2 ,32 /2(两合股,单纱细度相同)
14tex+16tex,32 /40 (单纱细度不同)
五、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N m ×N tex =1000 N den =9N tex N e =C/N tex (C为换算系数)
纯棉纱: C=583; T/C( 65/35):C=588; 纯化纤:C=590.5; 其它:C=587
六、 细度指标的测定
1.N tex : N tex =1000G k /L
纯棉纱:100m长的纱线烘干后称得重量为G 0
N tex =1000G 0 (1+W k %)/100=10G 0 (1+W k %)
N tex =10G 0 ×1.085=10.85G 0
2.N e : N e =L'(码)/840G K '(磅)
纯棉纱:120码纱线,称干重g 0 (格林) 1磅=7000格林
3.直径: d=0.03568 (mm) δ--体积重量(g/cm3)
不同原料的纱线只能用直径来比较粗细
七、细度偏差
1.公称号数:纱线名义上的号数
2.实际号数:实际测试值
3.设计号数:为达到公称号数而进行工艺参数设定时而使用的号数
4.重量偏差(μ):实际干重与设计干重之差与设计干重的比值(±2.5%)
C=[(g 0 实际 -g 0 设计)/g 0 设计]×100%
C>0 偏粗 筒子纱售纱 按重量 C<0 偏细 绞纱售纱 按长度
第二节 纱线的细度不匀
一、概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笔记型电脑借用登记单 - 寿山国中.doc
- 突出特长、全面发展.ppt
- 第02726 章级配粒料底层1 通则11 本章概要说明铺面工程中级配粒料 .pdf
- 立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文写作教学︵二︶.pdf
- 第1 题:便宜的热能.pdf
- 竞争情报课件第一章12 - 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ppt
- 竹南高中 - 新竹市光华国中.ppt
- 童趣(江春飞).ppt
- 第13届 -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doc
- 第135号——美加息对东南亚货币冲击不一.pdf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