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

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使共产党人从血泊中顽强站起来,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又继续前进了。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思想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摘自《秋收起义 》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时间: 5.武装斗争 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游击战术) 蒋介石准确地判断出红军会向西北方向逃避。在蒋强大而有力的军事机器面前,共产党损失了五万人。在极度的痛苦之中,伤员们咬住自己的衣服,抑制住自己无法控制的哀叫声。 想一想:红军长征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 思考:什么是长征精神? 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6 ( 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一、南昌起义 时间: 领导人: 意义: 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中共创建革命军队,武装夺权的开始。 坚持革命领导权、 坚持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为中共指明了前进方向 2、秋收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1927年9月 毛泽东 进攻长沙失败,转向农村发展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赣 江 文家市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 井冈山 长沙 长沙 修水 铜鼓 安源 毛泽东 三湾 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 ? 进攻长沙受挫 三湾改编 进军井冈山 文家市决策 毛泽东上井冈山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时间:1927年10月 性 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使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得到土地,革命积极性高涨 毛泽东在井冈山做些什么? (1)土地革命(核心) 内容: 意义: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经济建设:发展生产 武 装斗 争(斗争形式) 土 地革 命(核心) 根据地建设(物质基础) 理论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指导实践:“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1931年冬 地点: 江西瑞金 标志: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概况: 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游击战术: 敌退我追 敌疲我打 敌驻我扰 敌进我退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城市革命 农村革命 实践 理论 约6:1 8万多 50万 第五次 约4:1 7万多 30多万 第四次 约10:1 3万多 30万 第三次 约7:1 3万多 20万 第二次 约2.5:1 4万多 10万多 第一次 比例 中央军队 国民党军队 次序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三、红军长征 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会师 3.意义:a b c 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3、遵义会议 结束了“左”倾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1935年1月 纠正了……,肯定了…… ; 取消了…… ,选举…… 红军渡金沙江时的皎平渡口 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回忆说:“我已经把死亡置之度外了,没有任何选择。我们只能战斗下去。不战斗,也得被杀死。” 爬雪山 “掉队的人”往往是掩埋在雪下的尸体。由于海拔太高,水已无法烧开,火柴也很难划着。找不到柴火,看不见村庄,看不见人烟。   …… 丁甘如说:爬到山顶后,下达的命令是:“坐下来往下滑。”他们照办了,但有些同志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