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州历史文化与环境的创新延续.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历史文化与环境的创新延续

                        编样稿3820字 常州历史文化与环境的创新延续 邵璐|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李小兰|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一、常州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常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时期的儒学先驱季札,一直绵延至近代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明清两代,常州的古典园林盛极一时,计有40多处,现保存较好的有近园、约园、意园、未园、陈渡草堂、舣舟亭等。 20世纪90年代,常州掀起了一轮大规模旧城改造的热潮,大量古街巷、古民居、古河道等,以及与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由于人为因素而大量消失。历史文化名城的绰约风采仅在青果巷、前后北岸两片历史街区中依稀可辨,常州城市的历史文脉有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消失的可能。 新世纪以来,常州面临城市复兴和腾飞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常州人开始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常州城市化已经取得了老城、新区和辖市内各市镇协调发展的优秀成果,城市内涵在加深,城市外延在扩大,城市品位在提高,一个沿长江都市带组团式新一体两翼特大型常州的现代大型城市的格局正在形成。今天的常州,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国家和江苏省将常州确定为特大型城市的发展定位,为常州城市的发展树立明确的目标。在整个苏、锡、常都市圈和长三角的发展进程中,常州要进一步培育、提炼、光大自己的城市品位。未来的新常州应在传统吴越文化尚智、坚韧、柔雅的基础上,注重塑造高尚大气、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新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具有吴文化深厚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城市文化的保护体系 常州城市的吴文化底蕴,集中反映在以江南水乡、古运河为背景,以名人、名居、名迹、名园、名建筑为主要内容,突出常州地方的建筑文化,注意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街区等文物古迹的抢救保护。因此,必须精心做好重点文物的保护规划,保护好与城市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彰显常州“古、水、文、秀、活”的城市个性与文化底蕴,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常州城市的保护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古城空间格局 常州古城保护与整治的规划范围为:东起舣舟亭公园,南临大运河常州市区段,西至锁桥河,北至关河,面积为5.51平方公里。常州古城风貌应充分体现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重点保护由市河和运河组成的两圈水系;古城内街道傍水而设,形成环形加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保护“城中有河、河抱古城,城河相依、水陆并行”的空间整体格局。 古城内应完善和凸现“两圈、三街区”的空间结构。“两圈”即市河圈和运河圈;“三街区”即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风貌区。 沿古城周边位置留出意象空间,保留西瀛门城墙,注意保留和利用原有街巷的走向和脉络,尽可能恢复和沿用蕴含历史文化内涵的路名、桥名和地名等。在城市设计、城市用地规划及景观设计道路命名时,应充分考虑古城垣位置、城墙、城门、牌坊、路名、桥名、西郊八景,挖掘古城深厚的人文内涵,提高古城的文化品位。 (二)历史文化街区 1、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范围用地面积约2公顷,区内有苏东坡终老地遗址——藤花旧馆、管干贞故居、赵翼故居等历史名人故居。该街区以明清民居、名人故居为整体主结构,突出常州传统文化特色,展示常州地方历史名人和常州五大学派(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 2、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范围用地面积约8公顷,区内有瞿秋白诞生地八桂堂天香楼、唐荆川宅、刘国钧故居、赵元任故居、恽鸿仪故居等明清及近代名人故居建筑。通过对该街区内名人故居的保护,以“六古”(古街、古巷、古桥、古河、古树、古井)为主体结构,突出民俗文化特色,展现常州传统民居临河而建、院落相叠的独特肌理和粉墙黛瓦、深弄幽巷的建筑风貌。 3、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风貌区 面积约20公顷,区内有天宁寺、太平兴国石经幢、舣舟亭、乾隆御碑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该历史文化区内重要的文物古迹保护和九华寺庙的恢复,延续城市公共空间和传统民居的形态。以文笔塔为背景,以天宁寺和舣舟亭为基础,构成“寺——塔——岛”历史文化衔接,以延陵东路及古运河作为贯穿该区的轴线,突出宗教特色,形成集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和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 (三)文物保护单位和地下文物埋藏 市区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56处(国家级4处、省级27处、市级44处、县级58处,市级控保单位23处)。尚未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文物23处,其中地下埋藏文物区3处。对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应逐个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依法实施保护。对需要修复的文保单位,依法确定保护方案,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同时要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浓郁氛围。除此之外,没有列入文保单位或控制单位的还有大量的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