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是指李煜
破阵子 李煜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 2.阅读本词,体会词人直抒胸臆的真挚感情以及作为亡国之君凄凉悲苦的境地。 3.分析诗歌白描、对比的艺术手法。 二、学习要点 1.诗歌创作的背景 2.联系词人的其他作品,分析总结词人的艺术风格。 三、作者生平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 四、作者作品 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写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较健康可读。 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破阵子》、《虞美人》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五、创作背景 《破阵子》是李煜被宋俘虏以后,回首往事,痛心疾首之作。从今忆昔,今昔对比,无限悲哀悔恨,无颜面对三千里山河。尴尬出降那刻骨铭心的一幕,至今犹在目前。 六、诗词鉴赏 1. 朗读诗词 (李煜-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2.诗歌解析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3. 相关评论 评论一: 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感情浓重,缠绵悱恻,萦回不绝,而又出自真心,毫无矫饰。透过李煜词,我们看到的是他率真的感情,帝王的性格和多愁善感的气质。他使词的创作从民间曲子词进一步向文人词发展,“眼界始大,感慨燧深”(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当年南唐国土沦陷之际,李后主在宫娥们的悲歌和痛哭中无奈离去,“后主于此事,印象最深,故归汴以后,一念及之,辄为肠断”(唐圭璋语)。 近人吴梅《词学通论》说:“二主词,中主(李璟)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这首《破阵子》追忆往事,运用白描,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堪称后主词“赋体”典范。另外,后主词善用对比。这首词上片极言珠环翠绕的宫廷生活,下片抒写被俘后的凄凉悲苦,前后对比鲜明,而又转换自然,强烈地表达出作者深沉的今昔之感。 评论二: 长年生活在宫廷、贵为国主的李煜,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也压根想不到“干戈”会让他成为俘虏。习惯了别人在他面前称臣叩拜,一旦自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臣虏”,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人瘦发白,从外貌的变化写出了内心极度的痛苦。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被俘后表示乐不思蜀,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而李煜却念念不忘他的家国、山河、宫殿,很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就写词而言,这是至情至性的真切流露。 评论三: 这首词引起后人的许多议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说过:李煜举国与人,不“携血属以赴火”,还有心思“听教坊离曲”,真不可思议! 然而这首词很能见出李煜的性格,用王国维的话来说,他“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确实不知战争为何物,甚至对人情世故懵懂无知,简直就像一个孩子。这是他“为人君所短处”,却也正是他“为词人所长处”。正因为他“不失赤子之心”,所以作起词来无所掩饰,不管是快乐是悲伤,都抒发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其词如见其人,这首词就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自画像。 七、练习 1. 填空题 (1)“南唐二主”指的是 父子二人,其中“中主”是指 ,“后主”是指李煜。 (2)“沈腰潘鬓”中的“沈”指的是梁代的 ;其中的“潘”指的是晋代的 。 (3) 既是李煜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