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及解吸二氧化碳机理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 年 第45 卷 第6 期: 1 ~ 8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及解吸二氧化碳机理
周作明, 郭冰松, 吕碧洪, 刘懿璇, 荆国华*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厦门 361021
*通讯作者, E-mail: zhoujing@
收稿日期: 2014-12-24; 接受日期: 2015-4-23
doi: 10.1360/N032014-00326
摘要 氨基酸离子液体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的 CO2 吸收剂, 但其水溶液捕集 关键词
CO2 的机理无明确的论述, 普遍借鉴传统有机胺吸收CO2 的Zwitterion 机理来解释. 本文以 氨基酸离子液体
四甲基铵甘氨酸
四甲基铵甘氨酸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技术, 分析其水溶液捕集 CO2 过
水溶液
程的产物. 与传统有机胺吸收 CO2 相比, 该过程更为复杂, 甘氨酸阴离子上的氨基先与 二氧化碳
CO 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 随着吸收剂的损耗, CO 水合反应增强, 氨基甲酸酯水解生成甘
2 2 机理
氨酸和HCO3, 吸收饱和时CO2 的存在形态为HCO3和微量氨基甲酸酯. 再生过程则是吸
+
收的逆过程, 饱和溶液中的HCO 先热分解释放CO , 并消耗水中的H , 促使甘氨酸解离
3 2
为甘氨酸阴离子; 部分 HCO3与甘氨酸阴离子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 随后氨基甲酸酯受热
分解, 释放CO2, 溶液得以再生.
1 引言 理为[6~8]:
+
CO2+2RNH2 RNHCOO +RNH3 (1)
二氧化碳(CO )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 其理论最大负荷能够达到 0.5 mol CO2/mol ILs. 但
之一, 同时其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因此越来 AAILs 黏度较高, 不能直接应用于工业中 CO2 的捕集.
越多的学者致力于 CO2 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 有学者发现, AAILs 溶于水后黏度极低, 且能提高
[1,2]
术的研究 . 目前有机胺吸收法捕集 CO2 技术已有 CO2 吸收负荷[9~11]. Zhang 等[12,13]和本课题组[14] 的前
工业应用, 但存在吸收剂易降解、设备腐蚀性强和再 期研究均表明, 四甲基铵甘氨酸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