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70后老楼苦等改造3年街道施工环节卡壳.docxVIP

北京一70后老楼苦等改造3年街道施工环节卡壳.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一70后老楼苦等改造3年街道施工环节卡壳.docx

北京一70后老楼苦等改造3年 街道:施工环节卡壳 右侧为加固改造后的楼,左侧即老楼。   安定门外大街西侧,青年湖东里小区中,社区服务站的菜摊成为居民时常出入的地方。   小区中多以二三十年前建造的老楼为主,与其他楼房相比,青年湖东里1号至5号楼则显得有些异样。刷在楼外的灰白色油漆,并未遮住急于露头的红砖。灰暗的颜色与周围红色、米黄色的楼体相比,暗淡许多。这5栋建于1976年左右的楼房,在始于2012年3月的老楼改造行动中被列为第一批改造对象。3年时间过去,周围80后的楼房都已改造完毕,而这5栋70后的老楼却始终未曾改变时间留下的痕迹。   对于一些居住于此的居民而言,未曾改造的楼房让他们心中充满疑惑。   居民:为何不能“穿外衣”   街道:施工环节“卡壳了”   青年湖东里小区,一条狭窄的马路旁,由南至北穿过小区,私家车占据着道路两侧的空间。   道路两侧的楼房,都已经披上了外衣,红色的保温层包裹着楼体,从外面已经看不到红砖。“保温层做了快两年了,是政府的老楼改造工程,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好了,不耽误什么事儿。”一名居民说,他所居住的房屋建造于30年前,并非小区中最老的楼房。   穿过小区的马路西侧,有5栋灰白色的楼房,红砖露出已经开始脱落的油漆。住在这5栋楼对面的老刘,已退休十多年,建造这5栋楼时,他便是建筑公司驻在工地的一名工作人员。   老刘的记忆中,这5栋楼房建于1976年前后,有近40年的房龄。“1976年大地震的时候,这5栋楼还没有建好,当时只建好了两栋,后续又建了另外的三栋。”   每次回到小区,张先生都感觉自己的楼房像是被遗弃的孤儿,光着屁股站在光鲜靓丽的人群中。张先生住在青年湖东里5号楼,为什么整个小区都已经进行了改造,却偏偏没有涉及到这5栋已经年近40岁的70后老楼。“其他的街坊家里都改造了,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屋子里能比以前高出两三摄氏度,楼房从外观看也新了许多。不像我们这房子灰暗灰暗的,本来房子年头就长,现在一比显得更破。”   有被抛弃感受的不仅是张先生,青年湖东里2号楼的一名居民说:“为什么我们的房子不能穿一件外衣,而其他的房子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这名居民的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如此房龄的老楼为何没有被改造。“难道我们不属于老楼改造的范围?我们这楼的岁数还不够?”   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负责老楼改造的工作人员表示,这5栋楼属于第一批加固改造的范围,但是改造工程却在施工环节中遇到了困难,迟迟没有开工。   居民:为何改造不加面积   街道:不被认可不再推广   这5栋楼房的改造计划,始于近3年前。   据媒体报道,2012年3月15日,市住建委发布本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3月供暖季结束后,老旧小区整治将全面启动。   居民王先生称,曾有施工方来到小区进行凿墙取样。“也有居委会的人来到家里,来对楼房改造的工程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肯定是双手赞成。谁不想让自己家的房子变得好一些。”   王先生对老楼改造的期待,在此后的近3年中并未实现。“听说是有一些居民反对老楼进行改造。”   反对这5栋老楼进行改造的声音也在施工前达到了高潮,和平里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说:“施工队也曾经几次到小区准备施工,但是有一些居民对施工进行了阻碍,导致施工无法进行。”   “我们为什么反对施工,是因为我们改造了之后并不能扩大房屋的面积,同时还要在房屋内穿过钢梁。”一名反对老楼改造的居民说,在距离青年湖东里1号楼至5号楼不远的一处楼房在加固改造中,每家都获得了额外增加的面积,“有的多出了四五平方米,有的可能更多一些。别人的改造能增加面积,那么我们的老楼改造为什么不能增加面积呢?”   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增加面积的楼房为最初老楼改造中的试点工程,每个区只有一两栋楼成为试点,通过试点工程来总结经验,推广其中的优点,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不再推广。增加居住面积则成为不再被继续推广的一项。“居民主要是想通过加固改造能够增加面积,像附近的两栋楼一样,但是北京市现在没有这样的规定。旁边的两栋楼是北京市加固改造的试点工程,但是试点之后,发现房屋增加面积需要经过规划部门与国土部门同意,但是这样的试点工程的做法并未得到两个部门的认可。”   该工作人员解释,另一方面,在改造的实际情况中,有一些楼房临街,也无法增加面积,无法将房屋增加的面积扩展到人行道和马路上。“所以这个试点工程的方式就没有推广的意义。另外,地下有市政管线,扩展的面积有可能压住埋在地下的管线,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试点后的加固改造都无法向外扩延。”   居民:穿梁加固很烦心   街道:居民要求太繁杂   不能增加面积成为阻碍这5栋老楼加固改造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加固改造中的穿梁也让居民觉着很烦心。   一家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将加固改造比喻成一个互相较劲的立方体,“穿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