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山城隍塥.doc
城 隍 阁 讲 解 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吴山天风景区参观城隍阁。吴山是七宝山、紫阳山、云居山等几个小山的总称。总面积约1000亩。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大型花岗岩浮雕《吴山风情图》,整幅作品长27米、高6米,它以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再现了那时以城隍庙为中心逢年过节和举行吴山庙会的繁华景象和盛况。 而屹立在浮雕前的四根擎天柱,主要为广场的装饰物是从古代建筑中立柱与斗拱相结合的形态中提炼出来的艺术造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力与美的寓意,渲染强化城隍阁景区的民族风格和历史氛围。
各位往身后看,对面是一块高3米、长17米的照壁,上面镌刻着“吴山大观”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集清康熙皇帝手书而成的,清朝浙江巡抚李卫在七宝山顶上曾建了一座大观台,吴山大观从此名闻遐迩被列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游客们,参观城隍阁前,我们先去参拜一下城隍之神——周新。周新是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的浙江按察使。我们现在参观的周新祠俗称“城隍庙”。门前横匾上“冷面寒铁”四字,是当今书法家朱关田的手笔。殿内新塑神像三尊,正中一尊便是周新。据说,周新刚正不阿,惩治腐恶,执法如山,深受人民爱戴,人称“冷面寒铁”,后来因受诬陷而被明成祖杀害。为平息民愤,明成祖假惺惺说梦见周新做了杭州的城隍,于是就在吴山上为他修建了城隍庙。
在城隍庙的正对面有一处碑亭,亭子中立着“吴山天风”碑,1985年时杭州市新评西湖十景,“吴山天风”名列其中。为什么叫吴山天风呢?秋瑾曾在吴山写诗:老树扶苏夕阳红,石台高耸近天风。故取其名。碑亭外一付对联:湖影长堤分内外,江流至浙划东西。
游客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七层仿古建筑城隍阁,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它高41.6米,建筑面积3789平方米,它的洞门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块石状垒筑的坚实基坐,象征着古老的杭州城墙所蕴涵的悠久历史。请大家抬头看,二楼“城隍阁”这块匾额是由中国知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书写的,两旁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据说是明代徐渭所书写的。三楼“湖山信美”这块匾额是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老师顾毓琇老先生所写的,四楼的这块匾额有点难认它是篆体书写的“风华竟茂”由陕西书协主席刘自犊所书写的。
现在请各位随我入城隍阁参观,整个城隍阁,一楼和二楼主要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三楼和五楼是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四楼则是观景最佳的地方,六楼是一个飞阁为贵宾接待室。
这是一楼的第一幅作品《斗茶图》,这幅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南宋的杭城“斗茶”活动十分昌盛,可以说风靡全国,在当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所谓“斗茶”其实就和我们现今的茶艺表演差不多,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喝的是茶叶,而在当时只有茶末,把加工好的茶末分两次注入沸水,经调和后茶面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汤花,此时比赛汤花的色泽和分布是否均匀,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是否有水的痕迹作为获胜的标准,由于汤花是白色的,所以当时“黑瓷盏”是最受斗茶者所喜爱的。
各位这边请我们来看一下东阳木雕,东阳享有“木雕之乡”的美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浮雕见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作品采用上等的椴木雕刻而成,正中所雕刻的上西湖十大景中大家十分熟悉的“三潭印月”,而左右两侧则是以新西湖十景之一“吴山天风”的自然景观为衬托。
各位接着往下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西湖龙舟竞渡》,大家知道龙舟赛往往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举行的,而在南宋时期龙舟赛仅仅是一种“探春”的湖上游戏,是在二月初八那一天举行的,是当时皇帝和文武百官与民同乐的一项活动。
各位现在我们看到这幅作品可谓是稀世珍品,三维空间的大型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整幅作品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它以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为时代和社会背景,再现了当时作为京城首都临安府的皇城宫阙、官署民舍、街巷河桥、店铺瓦子、庙塔园墅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里面有3500多各个当时装束的人物和1000多座房屋建筑,曾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现在从左到右介绍一下800年前的杭州:
首先看到的是南宋时期的酿酒场景:宫廷的美酒产自民间,民间的百姓通过比赛选出酿造最好酒的酒师,此场景是得胜者庆祝的场面,在热闹庆祝场面的后部是古杭州城的十大门之一:钱塘门。
护城河:面前的是南宋杭州城的护城河,也是古杭城百姓日常饮用水的来源。
烽火瞭望台:这是古时的火警119有官兵全时守候。
南宋的西湖:比今天的西湖面积大1/3,我们右面前的是白堤,远处是宝石山和保俶塔;正前方是后来挖西湖淤泥堆积而成的三个人工岛,分别是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在三岛后面的便是苏堤;我们左边看到的是雷锋塔。
闹元宵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