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
不愿意牵着你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你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自古以来民间的俗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养男不知娘辛苦, 养女点点报娘恩。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 *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谢景远 我的母亲 胡 适 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其人其事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目标2、4 教学难点:目标4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作者其人 3、理清文章结构 4、概括文章事件并从中概括母亲品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胡适(1891~1962) 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xīnɡ),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 胡适 其父胡传是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比其父小32岁,是一个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要求: 1、注意下列字词: 文绉绉( ) 眼翳( ) 佃( )户 轻薄( ) 麇( )先生 摹( )画 羞愧( ) 绰( )号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广漠:广大空旷。 2、标示段序,理清文章结构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 佃(diàn )户 轻薄(bó ) 麇( méi )先生 摹(mó)画 羞愧( kuì) 绰(chuò)号 读一读,想一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4):作者对自己童年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5-12):作者对母亲的回忆 (分三层) 第一层(5-7): 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慈 母兼任严父。 第二层(8-11):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 宽容隐忍的性格品质。 第三层(12): 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感谢 母亲。 四、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突出了母亲什么品性? 事情: A.叫“我”早起,教诲“我”,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同时性格刚烈。 九年的读书生活 母亲是 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 一、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