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体诗的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古体诗的形象   摘要: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对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和立场观点态度,诗歌也是如此, 本文拟就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以及由此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举例分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客观景物;特殊含义   I207.22   在古诗阅读中,首先要把握的就是形象,因为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方面的问题都是由形象而来,缘此,本文拟就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以及由此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举例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种:人物形象、客观景物、特殊含义的意象。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对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和立场观点态度,诗歌也是如此,所以,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抓住诗歌中描绘刻画的形象,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分析和把握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在诗歌中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另一?N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往住采用第三人称。但不论是哪一种,既然是人物形象,就必然要运用到我们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如:   秋 夕(杜枚)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首先我们要学会捕捉诗中有关人物形象的信息。“天阶”指皇宫中的台阶,“轻罗小扇”是古代女子所用之物,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诗中的人物是一个宫女。接下来看诗中描写的环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这一句描写的是暗淡而幽冷的环境,“夜色凉如水”则告诉我们夜已深沉,寒意袭人。再看人物“扑流萤”“坐看”的动作,可知这个宫女的生活+分寂寞无聊,孤独凄凉。而诗歌的标题“秋夕”是指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渡过天河相会的日子,世间喜鹊都要飞到天河为他们搭桥,第四句中的“牵牛织女星”所言即此。至此,把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综合起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少女:她生活在深宫之中,打发无聊的青春岁月。然而,在七夕这个特殊的夜晚,她却难以入眠,牛郎织女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使她联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真挚爱情的无限向往,因此,虽已是夜凉如水,可她却无法睡去,满怀心事、满腹哀怨、满怀向往地坐在台阶之上,举首仰望那象征爱情的牛女双星。作者对这个女子形象的刻画,是带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的。   客观景物   诗人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写景抒情,二是借物抒怀。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先要紧紧抓住客观景物的形象特征、自然属性,然后再联系这些特点对景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即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或表达的寓意进行分析。同样来看两个例子。如: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唐?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唐?李忱)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瀑布。诗歌紧扣瀑布的特点,对其形象进行描写。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曲折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美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P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第二句是仰观瀑布,写其“出处高”,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