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乡塭丰村海边堤防道路旁积土备注.pptVIP

佳冬乡塭丰村海边堤防道路旁积土备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佳冬乡塭丰村海边堤防道路旁积土备注

「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團隊」團隊會議 屏東 (D)區 98/9/4-98/9/11 工作報告 報告人:葉桂君 屏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98/09/12 簡報順序 D區第二組:災情控制與評估 淹水災區之災因 地形勘查 資料彙整 01林邊溪新埤堤防末端 05 林邊溪–佳冬堤防02及 06 林邊溪–佳冬堤防01 07 林邊大橋 D區第三組:災區復育與規劃 D區第三組組織架構及分工 林邊佳冬莫拉克颱風前(左圖)與後(右圖) 98年9月4日公所攜回文獻 黎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93年12月)”林邊溪治理工程分年分期計畫期末報告書. 京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3年7月)林邊排水幹線抽水站工程規劃設計委託服務工作建設計畫書 屏東縣林邊鄉公所(95年12月)屏東縣林邊鄉統計要覽 財團法人台灣漁業及海洋技術顧社(92年8月)”屏東縣政府水利村漁港口改善工程規劃暨水工模型試驗報告 屏東縣林邊鄉公所(97年6月)”變更林邊都市計畫(部分住宅區、農業區、學校用地、兒童遊場、道路用地為鐵路用地及部分道路用地鐵路用地兼道路使用)書 林邊鄉98年9月4日工作日誌 開車從佳冬到林邊鄉公所,沿路灰塵迷漫,軍車一台又一台載著從災民家中清出之泥土,送往堆置區。當地居民戴著口罩忙著清掃家園,此種景現象,持續幾週,政府的協助清理工作及行政效率,真的要提昇。 進入鄉公所,災民急著辦救助,申請文件,亂成一團,不難看出基層的鄉公所,第一線之公務人員,明顯受到長期的髒及吵之干擾,疲倦俱寫在臉上。 李政道秘書引見陳鄉長玉雲女士,聽取鄉長之看法,並提供當地文史工作伙伴,作為日後社區重建之對口單位 佳冬鄉98年9月4日工作日誌 10點抵佳冬鄉公所,原本就擁擠的辦公室,大量災民進入,另人不覺得進入到另一世界,許多民眾拿著相關文件,進行災後申請,無助的表情,令人心酸。常掛嘴邊的單一窗口此時何在,等待的民眾,從裏面排隊到外面,行政效率低,難怪災民抱怨連連! 與賴鄉長憲和先生會談,提供災區現場像片。與鄉長候選人-李清光先生,討論災後社區改造可進行方式,即欲發展鄉內客家文化創意及漁村文化產業之可行性及鄉政規劃。 88水災--98年9月4日現況 88水災—佳冬鄉98年9月4日現況 屏東好茶遷村問題剖析 以下文章感謝台邦.撒沙勒撰寫及提供 遷村歷史回顧--寂寞原鄉人 十年風雨路 1996年,賀伯颱風帶來的驚人雨量,土石流結果造成四間房屋慘遭土石掩埋,四位老人家不幸罹難。這是好茶自從民國1979年遷村後發生的第一樁不幸事件,從此以後,災難不斷。 事實上,在還未開闢成為聚落之前,好茶部落即是隘寮南溪的行水區,每到雨季,必遭洪水和土石肆虐。當初遷村時,有許多耆老就曾警告遷村官員,應考量部落未來的安全,不應急就章貿然遷到危險堪虞之地。 好茶歷次遷村的經驗反省 好茶首次遷村因為執行過程急就章與權責不清、移住地點的不當與規劃草率、社區參與的缺乏和居民意見的漠視,結果導致部落的解體與文化的流失。 辦理遷村計畫時必須強化環境與文化的有機連結,並且深化部落永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同時必須思考不同族群及異文化混居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細膩的操作過程,重視遷村過程中諸多非物質因子,例如社會、文化及心理等因素的話。遷村結果往往只會事倍功半,甚至造成被遷居的社群無法彌補的傷害。 我們對莫拉克災後重建的基本看法--魯凱民族會議決議文2009/9/5(1/2) 政府對於現有被安置的災民,包括居住環境、飲食衛生及醫療保健等方面應給予最完善的照顧。同時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搶通道路、橋樑及修護水電設施,協助受災地區族人,回到原居部落,檢視其受災的土地、建屋及其他財產,以便進行家園重建之準備。 政府應廣邀環境、地質、生態及人文等各領域之學者專家,與部落耆老和地方人士共同會勘受災現場,由部落族人擬出後續重建方案。若評估結果必須辦理遷村,遷村地點必須建立在部落獨立及族群完整的基礎上,經族人由民主程序商議決定後,再行邀集相關慈善或宗教社會團體,分別提出包括社會重建、文化重建、產業重建以及家屋重建之部落重建方案,由族人討論並決定最終之合作單位。 基本資料 1.性別 男生:8人、女生:12人 2.年齡 21-30:3人、31-45:4人、46-60:10人 3.教育程度 國小:7人、國中:4人、高中:7人、大學:2人 4.職業 工:2人、學生2人、自由業:2人、家管:4人、退休人員:2人、 服務業:3人、農林漁牧:4人、商:1人 5.居住地 屏東縣 水災前後住家附近的空氣品質沒有太大變化 資料評析 整體而言,善後工作讓我覺得滿意 您認為在整個救災與善後過程中,對您幫助最大的是(可複選) 您接下來最需要的協助是(可複選) 98/08/24和98/08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