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 【课程标准】自读、1分钟 了解井田制从出现到废除的历史过程,了解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关系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自读、1分钟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自主学习】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制度[阅读课本完成] 商周时期---- 土地制度是 . 其性质是: ,实质上是贵族所有;井田中有私田,但劳动者(奴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 权; 春秋时期-----从土地 向土地 制转变。 井田制的瓦解根本原因:2)表现:“公田不治”“私田增多”、贵族争田 3)结果:各国税制改革,客观上 变法,废除 ,确立 。 战国时期-----用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1、形式: 封赏和授田。包括 等山林川泽,草地池塘,垦田荒田。 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 、 三种。 战国以后土地所有制发展趋势 原来皇室、地主、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逐步发展到以 土地所有制为主。地主 2、土地兼并 1)、根源: 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表现:东汉豪强地主、魏晋南朝士族地主及唐朝的田庄经济到宋明请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3)、影响: 大量破产,严重影响了国家的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威胁中央集权,激化阶级矛盾,引发 。导致 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4)、政府抑制兼并的常见措施:“ ” [知识拓展]土地兼并的成因、影响、历代统治阶级采取的对策 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是财富的主要标志,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失去土地,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使封建政府税收减少影响国家财政; 对策---政府采取措施清查地主土地数量,按亩征税.如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也有实行赋税改革,如唐后期两税法,明代一条鞭法,清代地丁银制度,都使地主承担更多赋税.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土地制度的变化引起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了解概念]见课本P9第5自然段了解什么是租佃关系? 1、产生: 产生,地主与农民间通过 形成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它是 的必然结果。 2、发展: 成为仅次于 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 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 关系。 3、影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 ;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大为 ,他们能和 发生联系,促进 的发展。 【题例训练】15分钟。勇于探索、勤于动脑。 1、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田现象严重 2、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3、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 4、东晋时期,谢安家族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些最能说明 A、谢安与孔灵符贪污腐化 B、东晋时期大地产制进一步发展 C、贫富分化严重 D、东晋经济发展迅速 5、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6、下列能

文档评论(0)

425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