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摘要: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并计算了根际细菌生理类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根际细菌数量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生育时期均最高,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根际真菌和放线茵数量则无明显变化。无论是根际三大类微生物数量还是细菌生理类群多样性指数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生育时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玉米种植密度对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根际微生物;数量;多样性指数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10-2
土壤微生物控制着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深刻影响着土壤理化性质,因此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区系组成和数量变化常能反映出土壤生物活性水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施肥、土地利用方式等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组成。但有关不同密度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主要对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和细菌主要生理类群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为玉米的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玉米种植及取样
2010年5月2日在吉林省德惠市种植玉米,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设置3个种植密度,株距分别为10cm、20cm、30cm。分别于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结实期和成熟期采用抖根法采集玉米的根际土壤。每次取样3次重复,用灭菌后的牛皮纸信封保存土样,带回实验室4℃保存。
1.2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计数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采用选择培养基法。细菌采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线菌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真菌采用马丁培养基,氨化细菌采用蛋白胨氨化培养基,自生固氮菌采用阿须贝氏培养基,反硝化细菌采用反硝化细菌培养基,硝化细菌采用硝化细菌培养基。
根际微生物数量的测定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并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
1.3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l和SPSS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根际细菌生理类群的Shannon 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采用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
2 实验结果
2.1根际细菌数量变化
3种种植密度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变化如图1。无论哪种种植密度,根际细菌数量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抽穗期,数量分别为0.85×108个/g干土、1.09×108个/g干土、2.47×108个/g干土。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每个玉米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根际真菌数量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3种种植密度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真菌的数量都比较接近(2.27×108个/g干土2.87×108个/g干土),无明显变化趋势。方差分析结果也证实,不同玉米生育时期,根际真菌数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2.3根际放线菌数量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在玉米整个生育时期内,3种种植密度下的根际放线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根际放线菌数量经方差分析,也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
2.4种植密度对玉米根际细菌生理类群多样性的影响
为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根际细菌生理类群组成的影响,我们测定了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进行了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图4,图5)。
研究发现,相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主要生理类群的Shannon 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无明显变化。并且不同种植密度玉米根际细菌功能类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未见明显变化。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也表明,根际细菌生理类群无论是在不同生育时期,还是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其Shannon Wiener指数(图4)和均匀度指数(图5)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结论
3种玉米种植密度下,在整个生育时期,根际三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根际细菌数量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并且数量在玉米每个生育时期内都最高,而根际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少,且未见明显变化。这说明根际细菌在各个时期根际微生物组成中都占绝对优势,其数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变化有一定的响应,对根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及根际养分的供应也具有重要作用。
3种玉米种植密度下,在每个生育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均未发现显著的差异(P),根际细菌生理类群多样性指数也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说明3种玉米种植密度对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