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肝脾不及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肝脾不及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肝脾不和型溃疡型性结肠炎的65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对照。结果:总有效率达92.3%。结论:中医药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治疗;肝脾不和型
【中图分类号】R2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538-0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泻,内有脓血和黏液,腹痛和里急后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以大肠湿热型、脾肾阳虚型和肝脾不和型较为常见。自2008年1月以来,笔者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对性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5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型的肝脾不和型。男30例 ,女35例;年龄29~52岁;病程3~32个月;病变范围在直肠13例,直肠乙状结肠26例,降结肠20例,横结肠6例。患者均有长期或间断服用黄连素、思密达、贝飞达等药物治疗史。
1.2 治疗方法
(1)中药内服:方以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加减,主要方药为: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党参、 茯苓、 白扁豆、 山药、 砂仁,如矢气频繁,肠鸣音活跃,腹胀者加厚朴、炒莱菔子、木香 ,以血瘀象明显者加赤芍、 当归, 腹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元胡,并加大白芍用量,水煎取药液300ml,分早晚各150ml口服。
(2)中药保留灌肠:主要方药为:白芍、五倍子、生黄芪、马齿苋、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整体辨证施治,并根据发病部位不同酌情调整灌肠中药剂量和给药次数。用法为:60~100ml,每天1~2次保留灌肠,以保留时间2h以上为宜。
(3)院内自制剂:紫草油膏20~40ml,用自制肛管直肠推注器于便后推注,每日1~2次,以收敛止血治疗。
(4)配合裸花紫珠片口服以解毒、消炎、收敛止血治疗。因本病对饮食有严格要求,发作期忌食生冷、辛辣刺激、豆制品、坚果、海鲜,注意保暖。
(5)若患者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入院查血常规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值升高,或因反复腹泻出现血钾偏低者需抗生素静点,笔者多首选氨基糖苷类或头孢二代药物,联合西咪替丁,平衡液补液支持、补钾辅助治疗,抗生素疗程5~7天为宜。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有效:部分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2.2 治疗效果:治愈35例,占53.8%;显效:7例,占10.8%,有效18例,占27.5%;无效4例,占7.7%;总有效率92.3%。疗程15~40天,平均24.8天。
3 讨论
因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病属中医学“肠?”、“久泄”、“下利”的范畴[4]。中医治疗立足于辨证论治,以治为主,重在调理。以脏腑为主线,旨在调理气血。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肾、肝三脏关系密切,针对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肝郁与脾虚孰轻孰重,除重视舌、脉审查外,伴随症状亦不能忽视。《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笔者针对此型患者,无论是中药内服方还是中药保留灌肠方中均以白芍为主药,取其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胜湿止泻。配伍少量防风,具有升散之性,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本病因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故疾病进入恢复期后仍需重视固护脏腑,调摄饮食和情志,方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单元综合评估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医网公需课考题答案—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流园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汇编.pdf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07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书(通用).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砌筑项目技术文件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