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本世纪前20年的新的奋斗目标,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更加富足,生存环境将更加美好。我国有八亿农民,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没有全国八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消费的升级及贫困的减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13年来的发展为农民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13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期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使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1、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3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这一切使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9~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366.4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2.1%,其中现金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2001年达到73.9%,比198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01年,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952元,提高到3901元,增长幅度较大。
2、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其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一是农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1989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535.4元,2001年1741.1元,13年间增长了2.3倍;二是消费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2001年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三是用于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支出增加。如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风扇129.4台,彩电54.4台,电冰箱13.6台,洗衣机29.9台。电话、空调、电脑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四是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7.8平方米,2001年达到25平方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在住房装饰、家用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五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13年来,通过扶贫计划的有效实施,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
这一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人均GDP的2.3%。所谓不全面,是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是物质需要和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对于精神需求和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1400美元,而西部地区人均只有600美元。从农村居民收入看,这种不全面和不平衡还很明显。
1、地区间的农民收入水平差距呈扩大之势
若以西部地区为1,则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90年的1.79∶1.13∶1扩大到1995年的1.81∶1.15∶1,2000年又进一步扩大为2∶1.09∶1。虽然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之势。这一差距还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水平上。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