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典型症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典型症状分析

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典型症状分析摘要: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微量元素,文章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以下几项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典型症状,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微量元素;氨基酸;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28-1 0 前言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尽管在农作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其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并不多,有的农作物含有的微量元素仅为总量的百万分之几,然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当农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平衡时,农作物生长茂盛,当农作物缺少一种或几种元素时,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病态出现,甚至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问题。可见,微量元素对于改善农作物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微量元素 1.1 铁 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有关。缺乏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果树“黄叶病”,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1.2 硼 小麦缺硼 水稻缺铁 生理功能: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 1.3 锰 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 1.4 铜 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1.5 锌 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1.6 钼 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氮代谢;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增强抗病力。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1.7 镍 镍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植物体内镍含量:一般在0.05-5.0mg/kg之间。根据植物对镍的累积程度不同,可分为镍超累积型:主要是野生植物镍含量超过1000mg/kg,镍积累型:包括野生的和栽培的植物,如紫草科、十字花科、豆科和石竹科等。低浓度的镍可促进紫花苜蓿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达到促进有害微生物分泌的毒素降解,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过量的镍对植物也有毒,且症状多变,生长迟缓,叶片失绿、变形;有斑点、条纹,果实变小、着色早等。 2 结语 总之,不同的植物缺乏不同的营养元素表现不同的病态,单纯对农作物用药,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治不了本,而且效果受到影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很多发达国家使中微肥生成易溶于水的螯合物,增加农作物微元素的增加,其中以氨基酸生成的螯合物性能最好,其不但螯合了中微量元素,而且生产出系列的氨基酸农药,达到药肥合一的最佳组合。 参考文献 [1] 邵建华等.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诊断与防治[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6). [2]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谢如林,谭宏伟.广西来宾市兴宾蔗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J].甘蔗糖业,2004. [4] 田种存,高旭升.耕作土壤主要养分形态及丰缺指标[J],肥料,2004. 作者简介:孙秀玲(1964-),女,鹤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农艺师,大专,研究方向:农作物栽培。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