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两则.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工开物》两则

宋应星及《天工开物》的简介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字长庚,南昌奉新北乡(今宋埠乡)人。中国明朝著名科学家、诗人。着有《天工开物》。此书几乎论述了工农业所有部门的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完成于1637年。这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 全书共十八卷,包括种植、纺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烧制陶瓷、冶铸、制造车船、锤锻、烧制灰硫、榨油、造纸、采矿、兵器、颜料、酿酒等诸多内容。宋应星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精确的描述。 《天工开物》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丰富的一部书,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我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它也表明这个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比欧洲落后了。同一时期的伽利略已经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定律了,而中国还停留在以收集整理资料为主的阶段。 《天工开物》一书在全世界发行了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天工开物》一书在一些地方长时期畅销不滞,这在古代科技著作中并不是经常看到的。 背景简介: 明代是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经营。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 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一些巨商往往致富于数千里之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徐光启(1562-1633年)《农政全书》、李时珍(1518-1593年)《本草纲目》、徐弘祖(1586-1641年)《徐霞客游记》等长篇巨著,都是明代中期以后产生出来的。明代科学著作大都具有承前启后、集历代之大成的特点:它们既总结了前人的优秀成果,而在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上,却又有许多创新。 人们重视实践,许多学术观点都往往带有启蒙思想的气息。这样一个时代,自然要在科学内容和学术思想上为《天工开物》的产生创造出更为优越的条件。 积累基础知识 质疑 作 业 1、完成《同步辅导》“体验步步高”的相关练习 2、自学《治铁》 * 《天工开物》两则 稻 宋应星 分组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研读《稻》的内容 研读第一段: 一.朗读 二.把握内容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粘: 稌;糯 功用:糯米酿酒等 稻谷的形状:长芒;短芒 稻谷的色泽:雪白;牙黄等 分类说明 研读《稻》的内容 研读第一段: 一.朗读 二.把握内容 育秧分秧 第一步:湿种(春分前;清明后) 第二步:播种(稻秆麦秸浸泡) 第三步:分栽(干旱洪涝不宜栽;秧田与本田的比例) 操作流程;数字说明 归纳课文内容 第一段: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和稻谷的色泽几个方面说明稻. 第二段:分三个步骤说明水稻的育种分秧.第一步湿种,第二步播种,第三步分栽. 第三段说明水稻的收获和成熟期,收获与成熟与水源丰枯和地势的高低有关系. 第四段:谈南方两季稻的栽种以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问题研讨 《稻》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 《稻》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他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天、地、人)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强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合理分秧等,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体现了作者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 《天工天物》: 全书共18篇,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上卷6篇,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等;中篇7篇,内容为手工业技术,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等;下卷5篇,内容以工业生产为主,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等.全书以谷物开篇,以珠玉结束,体现了作者“贵五谷而珠玉”的思想,把农业冠于书首,也表现了其关注国计民生的可贵精神.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对古代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基础检测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意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lǎo yì jí xié shǔ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⑥则汲灌与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