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围心搏骤停期识别及救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心搏骤停期识别及救治

围心搏骤停期识别及救治【摘要】目的:探讨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识别和救治效果。方法:对137例围心搏骤停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患者经过干预后有47例免于心搏呼吸骤停;77例出现心搏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30例,13例呼吸骤停患者中成功复苏10例。围心搏骤停期的综合预警信号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4分以上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包括呼吸减慢和加快)、大汗淋漓、低血压、抽搐发作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提高心肺骤停的预见性,及时给予强力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心搏骤停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关键词】围心搏骤停期;心肺复苏;急救? 【中图分类号】R541.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74-01 鉴于心搏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很低,近年来,心肺复苏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将心肺复苏的对象扩展为围心搏骤停期患者。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救治围心搏骤停期患者13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37例中男97 例,女40例,年龄15~97 岁。急性心肌梗塞(AMI)3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33例,严重颅脑外伤25例,急性左心衰竭11例,严重多发伤9例,窒息5例,急性呼吸衰竭5例,脓毒血症4例,过敏性休克4例,低血容量性休克3例,重度低钾血症3例,急性心肌炎1例。进入抢救室5分钟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1]4分16例,5分50例,6分35例,7分24例,8分8例,9分2例,11分2例。? 1.2 心搏呼吸骤停的预警性表现:呼吸减慢62例,大汗淋漓、低血压21例,低血压+呼吸减慢27例,呼吸急促9例,抽搐10例,心动过缓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 1.3 救治措施:对137例患者都给予心电、呼吸、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专职化急救医生和护士监护治疗。对呼吸困难者应用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畅通呼吸道,给予供氧、简易呼吸囊人工呼吸或呼吸机辅助呼吸,静注呼吸兴奋剂、纳络酮、降颅内压改善中枢性呼吸驱动力,对血气胸患者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低血压者根据病因分别予以扩容、抗过敏、抗感染,改善心功能,应用血管活性药提升血压,纠正心律失常。对低血钾者迅速补钾补镁。对阿斯氏综合征、心搏骤停者即刻进行胸外按压和电除颤,静注胺碘酮、肾上腺素、纳络酮等急救药物。? 1.4 初步复苏成功标准:自主心跳恢复,维持生命体征送入重症监护室,交接完成。?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 2 结果? 137例中没有发生心搏呼吸骤停47例(占34.31%);发生呼吸心搏骤停77例,初步心肺复苏成功30例,复苏成功率38.96%(30/77);仅出现呼吸骤停者13例,初步复苏成功10例,复苏成功率76.92%(10/13)。不同病种的复苏效果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患者意识消失与心肺骤停前的短暂阶段称为围心搏骤停期[2]。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显示,在心脏停止前的一段时间内,84%的患者有可识别的病情变化[3]。本研究结果显示137例患者全部有心搏、呼吸骤停的预警性信号,临床表现为MEWS评分≥4分以上的急危重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包括呼吸减慢和加快)、脉搏氧饱和度下降或大汗淋漓、低血压或抽搐发作和各种恶性心律失常。? 处于围心搏骤停期的患者往往通过及时的干预而稳定病情,可避免一部分病人心肺骤停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137例患者中有47例(34.31%)患者避免了心搏呼吸骤停的发生。即使难免出现心搏呼吸骤停,也有38.96%(30/77)患者得到初步成功复苏;对于仅出现呼吸骤停的患者更是高达76.92%(10/13)患者获得初步复苏成功,为后续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创造了有利时机。我们的体会是,所有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急危重病人都由专职化急救医生、护士实施持续监护,即时进行MEWS评分,早期识别和发现影响围心搏骤停期的患者氧供给、氧输送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因素,及时进行强有力的呼吸循环支持、稳定内环境,缓解和纠正机体的缺血缺氧状态。本研究资料提示,急诊抢救室内心搏呼吸骤停易发、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病种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多发伤、重度颅脑外伤和急性脑血管意外及急性左心衰竭。因此,急救医护人员应对心搏骤停高危患者引起高度警惕,预见性地防范心搏呼吸骤停的发生。不同年龄段存活率比较,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