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林地鼠兔危害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docVIP

宜君县林地鼠兔危害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宜君县林地鼠兔危害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

宜君县林地鼠兔危害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摘要:文章对目前宜君县林地鼠兔危害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针对目前鼠兔危害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危害;发生;现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96-1 近年来,鼠兔危害已成为林业重点工程的第一“杀手”,严重影响造林绿化成果,为了摸清宜君县鼠兔危害现状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全面防治提供依据,近期我们进行了全面调查。我们采取现场调查、走访、查资料等方式在全县人工造林地随机设立19块标准地,实地调查了鼠兔危害和防治情况。 1 鼠、兔发生危害情况 1.1 鼠类发生危害情况 据调查,鼠害在各项工程造林中均有发生,尤以退耕还林工程中耕地造林、苗圃地中较为严重。全县去冬今春发生面积为2.3万亩,约占近4年人工造林24.47万亩的9.4%,占耕地造林及苗圃地9.5万亩的24.2%。其中:重度发生面积0.3万亩,占发生面积的13.1%,严重影响幼树、幼苗生长,甚至导致部分死亡;中度发生面积1.3万亩,占发生面积的56.5%,造成幼树、幼苗生长缓慢,树势衰弱;轻度发生面积0.7万亩,占发生面积的30.4%,对幼树、幼苗影响不大。鼠害鼠种主要为中华鼢鼠,种群平均密度每公顷4.2只,为害树种以核桃为主,平均受害株率29.2%。啃咬幼树、幼苗根系,造成树木树势衰弱,甚至部分树木死亡。 1.2 野兔发生危害情况 去冬今春发生总面积为2.1万亩,占近4年来荒山人工造林15.87万亩的13.2%。其中:轻度发生0.83万亩,占39.5%,对林木影响不大,不构成危害;中度危害0.79万亩,占37.6%,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重度危害0.48万亩,占28.9%,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成材,甚至导致部分死亡。危害特点主要有:一是危害区域性明显,全县总体情况是东部重于西部,阳坡重于阴坡,荒山造林地重于退耕地,一般远离村庄林地危害严重;危害呈团块状、片状,多集中一个流域、一个山头或一片地块;二是因树种的差异性,刺槐、枣、侧柏较严重,主要啃咬环剥刺槐、枣、侧柏幼树茎干皮层,切断嫩梢,造成幼树生长缓慢,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啃咬油松顶芽、致使死亡。蒲白矿务局雷塬林场苜蓿沟作业区2001-2004年油松未成林地,危害株率达84%,形成“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现象。在调查中,还发现野兔啃咬核桃嫩芽、狼牙刺茎皮现象。 2 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2.1 防治情况 去冬今春,我们主要推广试验以下几种防治方法,针对兔害采取人工捕杀树干涂抹防啃剂、土埋1-2年生幼树、蒿草与枝梢覆盖等措施,防治野兔面积1.6万亩,平均防治效果达到78%;针对鼠害采取投放溴敌隆与氧化乐果药物毒杀、地弓及地箭捕杀等措施,防治鼠害面积1.72万亩,防治效果75%左右。 2.2 成功的技术措施 (1)人工捕杀:去冬今春以来县上部分群众根据野兔的生活习性,在野兔经常行走的兔道上布设兔套猎捕野兔,此方法投资少,技术易于掌握,但费时费劳。(2)树干涂抹防啃剂或洒羊血:尧生乡北寨村益民农庄自制防啃剂2t于去冬今春涂抹两次,防治兔害面积1500亩,防效达70%以上,每亩防治费8元左右,此药有效期仅为15d左右。(3)蒿草与草木覆盖幼树:棋盘林场在去年的天保工程黄斗坪作业区的侧柏造林中采取蒿草与枝梢覆盖幼树,此防治方法中蒿草与枝梢便于就地取材,每亩林地只需投资5元左右,防治效果达90%以上,该造林地保存率达到95%。此防治方法对野兔的种群密度从根本上未有改变,只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幼树不受危害。(4)土埋法:秋季落叶后,土壤上冻前将1-2年生侧柏、刺槐幼树压倒土埋,春季转暖后再扒出,即可避免兔啃,同时又可防止冬季干旱多风将幼树枝梢抽干,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该方法只需投入劳力,特别在秋季刺槐造林中应用较广,防治效果达80%以上,但局部地方仍有野兔刨开土堆而啃咬茎皮现象。(5)化学药剂防治:棋盘镇高圪塔村造林大户陆学新用5%氧化乐果液采用插洞法灌根,防治核桃园内鼢鼠危害,效果十分明显。 3 存在问题 3.1 鼠、兔种群数量上升较快,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鼠兔繁殖能力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加之鼠兔处食物链中间位置,其天敌如:猫头鹰、老鹰(二级消费者)的数量稀少,生态群落处于不平衡状态,使之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二是野兔被列为省级三级保护动物,加之猎枪的收缴,对野兔的猎捕量锐减,造成种群数量的急剧上升;三是鼠药控制与禁用力度加大,新型无公害特效药剂正处于研制与试验阶段,特效药少,投放时费工,药效期短,防治效率较低。 3.2 防治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未成林地面积的逐年增加及鼠兔危害有增无减的严峻形势,我县在防治工作中需要投入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