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究进展

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究进展摘 要:药材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 igusticum chuanxiong H ort.)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微苦,归于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血淤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胁疼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疾病,是中医临床及中成药制剂常用中药。本文拟对近年来对川芎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川芎的进一步研究作一参考。 关键词:川芎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文献综述 一、化学成分 川芎含有挥发油、含氮化合物、有机酸、苯酞类及其他类成分。 1.挥发油 川芎根茎含挥发油约1%,其中主成分为藁本内酯等,且随着所用提取方法不同所得产物不同。陈友鸿等[1]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及水蒸汽蒸馏法从川芎中分离出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28和34种成分并认为藁本内酯、二氢藁本内酯、丁烯基内酯为川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季芳等[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并设置不同条件及贮存条件,将样品分成五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各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45个成分。洪鹰等[3]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川芎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各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5种成分,主要的组分为正丁烯苯酞、正丁基苯 酞、东川芎内酯、新蛇床子内酯、藁本内酯、瑟丹酸内酯。 2.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有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嗪,chuanxiongzine)、perlolyrine、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but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1-乙酰基-β-卡啉、尿嘧啶、腺嘌岭和腺苷。 3.酸性或酚性化合物 酸性或酚性化合物有咖啡酸、香荚兰酸、阿魏酸(ferulic acid)、瑟丹酸(sadanic acid)、大黄酸(chrysophic acid)、棕榈酸、琥珀酸和亚油酸等[8]。 常新亮等[4]对川芎的干燥根茎用水提取,依次用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醋酸乙酯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多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s)-p-menth-1-ene-4,7-diol;aromaden-drane-4α,10β-diol;aromadendrane-4α,10α-diol;aromadendrane-4β,10β-diol;augustic acid;孕(甾)烯醇酮(pregnenolone);镰叶芹二醇[3(R),8(S),9(Z)-falcarindiol]。 杨丽红等[5]分离得到芥子酸(sinap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孕烯醇酮(pregnenolone)。 4.苯酞类 郝淑娟等[6]从川芎干燥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6,8`,3α-二聚藁本内酯;Z,Z-6`,6,7,3`a-二聚藁本内酯;4-羟基-3-丁基-苯酞;洋川芎内酯I;5?羟基-3-亚丁基苯酞等化合物 肖永庆等[7]也分离鉴定了藁本内酯;4,5-二氢-3-丁基苯肽;Z,Z′-6,6′,7,3′α-二聚藁本内酯;Z-6,8′,7,3′-二聚藁本内酯;Z′-3,8-二氢-6,6′,7,3′α-二聚藁本内酯;4-羟基-3-丁基苯肽等化合物。 5.其它 此外,川芎根茎尚含中性油,以及萜类化合物如川芎三萜。 二、药理作用 1.对心脏作用: 川芎的化学成分川芎嗪、香兰素和大黄酮均可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受体,其中,川芎嗪有可能作川于α受体,香兰素有可能作用于β受体。川芎嗪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9]。 2.对血管作用: 田氏等[10]通过对珠粒体冠状动脉的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使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通过cAM P等系统的介导,影响血管平滑肌非Ca2+清除,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川芎嗪有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肺血管、肾血管及周围血管。 3.抗氧化作用: 李文明等[11]探讨研究了天然药用植物川芎根茎内有效成分一川芎嗪的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他们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川芎嗪对H2O2诱导内皮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的抑制作用;以Griess法测定川芎嗪对一氧化氮(NO)的清除能力;以比色法测定川芎嗪对烃自由基(#8226;OH)、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