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店儒家简字词札记
郭店儒家簡字詞札記
清華大學歷史系 鄧少平
出土史料最終都將獲得傳世文獻那樣的經典性,但需要一個過程,就是整理
者和研究者反復琢磨的過程。
——羅新
一
《窮達以時》:善否己也,窮達以時。德行一也,譽毀在旁。聖之弋母之白
14 初醓醢,後名揚,非其德加。09
孟蓬生、趙平安將簡文“ 酭”讀為“醓醢”,指出其“本義為肉醬,引申
1
為把人剁成肉醬的酷刑”。陳劍在此基礎上將簡14與簡9連讀,並認為“母之”
二字誤倒,“母白”即“梅伯”,“梅伯在商紂時以罪受醢,在晚周人文章中則
2
屢見稱道,即‘初醓醢,後名揚’”。 陳劍認為簡文所述之事與梅伯有關並據
以調整簡序,是很有道理的。不過,他認為“母之”二字誤倒則非。先秦本有在
3
人姓名之間加助字之例, 則無怪“梅伯”可稱為“梅之伯”也。
簡 14 原整理者標點為“善否己也。窮達以時,德行一也。譽毀在旁,聖之
弋母之白”。4池田知久據《淮南子·齊俗》“故趨舍同,誹譽在俗;意行鈞,
窮達在時”及同書《人間》 “故善鄙同,誹譽在俗;趨舍同,逆順在君”為證,
將句讀糾正為“善否己也,窮達以時。德行一也,譽毀在旁。聖之弋,母之白。”。
5其說極是。由此可知,從“善否己也”到“譽毀在旁”語義完整,學者或讀“譽
毀在旁,聖之弋母”或據陳劍之說讀“譽毀在旁,聖之弋之”為句,並對後半句
1 趙平安:《〈窮達以時〉第9 號簡考論——兼及先秦兩漢文獻中比干故事的衍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2 年第 2 期;收入氏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第240—243 頁,商務印書館,2009 年。
2 陳劍:《郭店簡〈窮達以時〉、〈語叢四〉的幾處簡序調整》,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第 316—319
頁,文物出版社,2004 年。
3 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補》第二條《人姓名之閒加助字例》,收入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第
186 頁,中華書局,1956 年。近年發表的清華簡中這類例子也很多,此不贅舉。
4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第 145 頁,文物出版社,1998 年。
5 池田知久:《郭店楚简〈窮達以時〉研究》,收入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第 85、152 頁注⑥,
中華書局,2006 年。
作出種種解釋,皆難取信。簡文“聖之弋”與“母之白”結構相同,當從池田知
久屬下為讀。如前所述,“母之白”即“梅之伯”,則“聖之弋”極有可能也是
一個人名。此人是否在古書中出現過,則仍有待查考。因此,簡文後半部分當讀
為:“聖之弋、梅之伯初醓醢,後名揚,非其德加。”
二
《成之聞之》:智而比次,則民欲其智之述也。富而分賤,則民欲其 17 富之
大也。貴而能讓,則民欲其貴之上也。18
學者指出,簡文“智而比次”與《韩诗外传》卷八“智而教愚”、《尹文子·
大道上》“智勇者不陵”、“智勇者不敢鄙愚弱”等義近,而與《荀子·富國》
6
“知(智)懼愚”之義相反。但是對於“比”的具體訓釋卻仍存分歧。諸說之
7
中,崔海鷹將“比”訓為“親”,認爲“比次”“即親近下愚之人”, 當可信
從。《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欲行則比賢”孔廣森註:“比,親也。”《史
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此下比於民”司馬貞索引:“比者,近也。”簡文“比”
的用法與此類似,和“不陵”、“不鄙”、“不懼”之義正相符合。
簡文的“述”字,裘錫圭讀為“遂”。8學者多從之,並訓為“通達”。楊澤
生指出:“簡文‘述’字除了可以讀作‘遂’、訓為通達之外,似乎還可以讀作
‘邃’。《漢書·任敖傳》:‘蒼尤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邃律曆。’
9
顔師古注:‘邃,深也。’” 按《逸周書·周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