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现儿童之读后感
《发现儿童》之读后感
前几天有幸读了《发现儿童》这本书,以前听说过感官教育,以及人们对于感官教育存在问题的各种看法,也听说过蒙台梭利和儿童之家,但是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谈不上了解,因为不了解,又想一探究竟,所以就找相关方面的书籍来增长见识,看过《发现儿童》之后感受颇深,所以想把看到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在没有介绍本书内容之前,我想大概介绍蒙台梭利本人,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生,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著名幼儿教育家,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仅从这些方面的成就来看,就可以窥探蒙台梭利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看她的经历,十六岁(1886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由于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经常遭到男同学的排挤,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再加上家人的反对,沉重的压力,无人可倾诉。不过蒙台梭利却能愈挫愈勇,因而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奠定了成功的基石。从她的经历就可以推测出蒙台梭利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传统,很坚强执着而又特立独行的女人,她的这种非一般的性格,造就了她非一般的成就,她在次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同时也为后来人树立榜样,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但是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坚持和执着,同时也需要有敢于打破传统的勇气。她的成功也说明了优秀的教育家并非都是教育家出身,似乎这很讽刺,但又值得让人深思。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是在蒙台梭利早期起步时完成的其中共有23个章节,下面我将对部分章节进行介绍。
一 将科学用之于学校
意大利出现了科学教育学学校,该校有一个医生创办,目的是为新的教育方法培训师资力量,这在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因为意大利的人类学家热衷于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观察,以及在精确使用测量仪器的优势,他们认为通过测量人的头部、身高,能够为教育提供方向,只有了解对方的直接信息,才能教育好孩子。但是蒙台梭利并不认同这类学校。她认为科学教育学学校只是交给教师如何进行人体测量,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心理学和如何写个人案例等,以此,科学教育者就诞生了。她认为真正的科学家是能够发现生命奥秘的人,对自然充满热情而不是那些只能够摆弄实验室各种仪器的人。一个只懂如何做实验的人,就像只会从儿童读物强拼读简单字母的人,而社会应该将教师培养成为大自然的崇拜者和阐释者,就像一个了解拼读的人,有一天发现自己还能利用拼写某种符号的方式,综述莎士比亚的思想。
她认为教师必须具有研究人的兴趣,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结合在一起,同时具有牺牲精神,拥有基督徒虔诚之心,另外他将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教育的方式方法,他讲从孩子身上学习到完善自我,其实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所说的教师必备能力中的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接着她又指出学校应该促进孩子的自由发展而不是去压制甚至是奴役孩子。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的设计限制了儿童自由的活动等。物质上的奖励和惩罚是孩子灵魂上的课桌,这里她并不是贬低奖励和惩罚的基本的带有教育作用的含义而是要检查其被滥用和曲解的情况。她认为奖励和惩罚只是成年人为了束缚孩子行为的权威,人类的真正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来自于心灵如兴趣和爱好。
尽管她的思想已经过了一个世纪,但是对于当代的教育而言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说教师我们认为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其实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反思之人。惩罚和奖励一直以来都被用来改善个体行为的一种手段,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使用这些手段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它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骄傲,嫉妒和敌对的心理产生,只是为了得到一种奖励或者避免惩罚做某事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驱动做某事,即使事情完成了,我们能从中体验到快乐满足还是痛苦压抑呢?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代的应试教育,在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下,学生没有任何自由而言,就像蒙台梭利所描写的那样。当然这与国家得政治经济不能分离,此时想让了王守仁的一句话“存在即是理”。
二 对教育方法的回顾
蒙台梭利曾在在一家精神病院做实习生,在此期间她对智力发育缓慢的儿童产生了兴趣,随后阅读了塞根的作品,了解塞根的特殊教育法,针对各种缺陷如耳聋采用特殊的教育治疗方法,这给蒙台梭利以启发,她认为教育必须与治愈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紧密结合。
随后她致力于智力缺陷儿童的工作并取得成功,之后她开始想象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正常儿童的身上,并开始彻底研究所谓的治疗教育,并且决定在已经建立的原则的基础上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在次进入大学,开始研究哲学。
她认为伊塔第一个提出系统指导听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