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时期农村财务公开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农村财务公开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财务公开是当前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几年来,各地都按照中办《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大了财务公开力度,出台了公开的措施,使财务公开工作成为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逐步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这对于增加财务透明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别地方在财务公开工作中,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并且愈来愈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有些地方村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时弄虚作假,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而真正群众关心的问题等却被干部故意“忽略”或改头换面后附加在其他一些生产性开支里面进行公开,不让群众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以欺骗群众,瞒哄过关。造成一些群众的不满。还有的村在搞财务公开时,使用总账科目公布现金收支,如使用“管理费”、“其他支出”等科目,致使群众越看越糊涂,根本弄不清哪项开支具体花了多少钱。
二是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一般情况下,财务收支事项要求每月公开一次,财务计划(预算)年初和季初公开,财务决算年末和季末公布,而许多村往往坚持不好,许多内容直到上级检查和群众反映时才公布,甚至半年才公布年初计划,月末才公布上月收支,对重大财务活动也是事过境迁后再公布,根本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是财务公开形式过于单一。许多地方财务公开的方式仅仅是张榜公开一种形式,张榜公开尽管有“保存时间长、公开地点稳定、有据可查、便于监督”等优点,但这种单一的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住所离公开栏偏远的群众来说,很难有机会看到。
四是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财务公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体现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手段,是进行干群交流的渠道。当前许多地方把财务公开仅仅作为一种任务目标来完成,似乎只要公开了,便完成了任务,万事大吉了,不再去管群众看了公布榜有没有疑问、有没有建议和意见。
二、分析问题的原因
(一)村级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还有一部分村的主要干部无视目前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当前形势,继续搞“家长制”、“一言堂”。认为他自己是一把手,大事小事一个人说了算,甚至认为财务公开是亮他的相,揭他的丑,所以,对此项工作,思想消极,懈怠应付。
(二)财会人员素质低,工作敷衍塞责
农村财会人员都不是专职人员,一到农忙季节,往往把财务公开搁置在一边,只顾忙自家的农活;还有的嫌按每笔收支明细抄榜太麻烦,把收支项目归成几大类合并公布,认为只要张榜公布就算完成了任务,不管时间也不管内容。
(三)民主理财组织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许多地方民主理财组织不健全,产生程序不合法,有许多是村干部指定产生的,起不了对财务公开的监督作用。
(四)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力
有关部门由于受人员经费及职能所限,检查次数少,发现问题总是处理不及时,对拒不公开或走过场的行为处理不严,姑息迁就,造成了有些村“只要群众不告,上级检查不到”的现象。
三、采取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财务公开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乡镇和村级分别建立财务公开组织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和管理农村财务公开工作。
第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业务指导,推行财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财务公开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制订详细可行的财务公开制度,具体操作上要达到四个规范化,即:公开时间规范化,确定统一的公开时间,做到及时公开,公开地点规范化,统一选择公开地点和公开方式:公开内容规范化,财务公开内容要求村委会、理财小组、经管站三次审核把关,三章齐全,务必使公开的内容达到客观真实、全面具体:公开管理规范化,对财务公开的筹划、审核、落实、检查、监督、信息反馈及问题处理做到环环相扣,按章理事,严格对每个环节的管理。
第三,加强村组财会人员及理财组织成员培训。学习和培训是提高财务公开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学习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财务公开的有关政策、法规,财务公开的形式、内容和搞好财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提高财务公开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公开工作纳入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第四,采取多样化的财务公开形式。对财务公开采取以“张榜公开”为主,以“明白纸、有线广播、村民会议公开”为辅的多形式公开方式,少数实行电算化的村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或打印表格形式进行公开。
第五,建立财务公开的信息反馈机制。财务公开之后,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可采取三种方式:(1)建立“村干部接待日”和“理财小组接待日”。拿出专门时间来解答群众的提问和咨询,使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及时反馈回来,达到干群思想和感情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