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脆弱性分析.doc

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脆弱性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脆弱性分析

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脆弱性分析【摘 要】利用梅县1953-2010年近6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气象灾害对梅县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表明,气温、干旱、春季低温阴雨、光照、暴雨、台风、寒露风这七类气象因子是影响梅县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层次分析结果则表明,气温、光照和暴雨这三类气象因子对梅县的水稻生产影响最为显著,并分类阐述了它们对梅县水稻生产的重要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稻生产;气象灾害;气温;光照 一、引言 梅县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广东地处低纬,且濒临海洋,因此海洋和大陆均对广东气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春季(3~5月份) 是过渡季节,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雨季从4月份便开始了,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夏季(6~8月份) 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盛行偏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广东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各地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秋季(9~11月份) 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少降水,开始进入干季。冬季(12~2月份) 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1月份为最冷月,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极端的最低气温曾记录到零下7.3℃。水稻是广东梅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进行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的脆弱性分析,一方面可以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及时、有效的动态预报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农业气象灾害动态定量评估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二、广东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分析 气象灾害或者极端天气事件是广东梅县水稻减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气象事件或天气或气候异常的发生,除直接损毁稻田,毁坏水稻作物外,还可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从而对水稻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若长期降水量偏少或无降水, 就会产生干旱,干旱除导致植株直接缺水,使水稻旱死外,还可能对几个关键生育期如分蘖、抽穗灌浆期等产生影响,导致水稻产量降低; 而温度突降, 往往会出现低温冷害或冻害,除出现倒春寒等天气现象,直接冻死水稻秧苗以外,还可能导致水稻发育不成熟; 若温度突然升高, 则会导致高温热浪天气,也会对水稻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首先列出可能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的气象灾害或气象要素,经过分析,认为气温、干旱、春季低温阴雨、暴雨、光照、台风、寒露风这七类气象灾害或气象要素对广东梅县水稻产量的形成影响较大。 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五级打分制,对七种气象因子对水稻的影响进行专家打分和量化判断发现,对广东梅县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主要有气温、光照和暴雨这三类气象因子,其它气象因子对梅县水稻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台风对水稻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极大风速所带来的水稻倒伏现象,二是台风带来的极端降水对水稻的危害;而出现台风就可能导致暴雨,进而产生洪涝,降水少亦会导致干旱,文章中提出的各气象要素相互作用,在此不作详论,本文以点代面重点讨论温度、光照和降水对广东梅县水稻生产的影响。 三、梅县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的脆弱性分析 1.气温对广东梅县水稻生产的影响 图1 广东梅县1953~2010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完成一个发育阶段要求一定的积温,从播种到成熟要求积温2400~3 200℃。为了弄清楚气温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通过对水稻生长期间的温度、光照等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气象因素中以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温度异常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集中体现为低温冷害、霜冻、冻害及高温热害。由于广东梅县地处低纬度地区,气温本身较高,本文直接用平均气温来进行热量计算。图1给出广东梅县从20世纪80年代起气候开始变暖,1998年以后气温有显著上升的趋势,近10年平均气温升高更为明显。其温度变化趋势可以用回归方程(1)进行计算。 y = 0.0006x2 - 0.0224x + 21.377 (1) 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当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和抽穗延迟。粳稻低于15℃或高于38℃时,光合作用急剧减弱。温度升高至32℃时稻根呼吸作用迅速加快,然后缓慢增加,至38℃时达最大值,接着减慢,而稻叶呼吸在20~44℃之间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强。广东梅县的温度条件较适宜水稻的生产。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温度过高时,可能对水稻产生高温热害,这种情况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另文详细讨论。 2.光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