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梅州市水稻高产栽培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州市水稻高产栽培要点

梅州市水稻高产栽培要点摘要:文章介绍了梅州市水稻高产栽培的要点,主要包括:品种的选择和搭配、合理安排播种期、育好秧苗、抛好塑盘秧苗、科学管好肥水、主要灾害性天气防御和病虫鼠害防治等。 关键词:梅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整枝修剪 中图分类号: S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38-1 0 前言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全年雨水丰盈且集中,气温高、冷热悬殊、阳光充足。水稻以种植双季稻为主,水稻生产随着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产量也大幅度地提高,品质也得到了改善。该市属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生产的粮食商品率还很低,农民对产量的要求较高,因此,要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杂交水稻为主,在附城乡镇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及粮食富余地区可积极稳妥发展常规优质稻。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的选择和搭配 品种的选择是做好水稻生产关键的一步,根据该市的水稻生产情况,品种的选择要选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为主,杂交水稻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特点。掌握品种的原则一是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的因地制宜,二是要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平原、丘陵区和村段田为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光热资源,争取高产,早造以中熟品种为主全生育期控制在125-128天左右,如天优428、中9优207、金优207、金稻1号、汕优82、汕优428、优优122、汕优122、华优8830等;晚造适当搭配要中迟熟品种如天优998、优优998、Ⅱ优998、优优122、汕优122、粤杂122、中9优663、培杂泰丰等。光照少、温度低、海拨较高的山区不论早晚造都要选用抗病、耐寒的中早熟品种,如天优428、中9优207、金优207、金稻1号、汕优82、汕优428、优优122、汕优122、华优8830等。 2 合理安排播种期 发生在三月中下旬的“倒春寒”,即早春湿冷天气,往往造成烂秧、死苗。5-6月的“龙舟水”及台风对早稻开花授粉不利,并易引起倒伏。6-7月份的高温多雨天气易引起水稻感病,如稻瘟病、纹枯病。9月下旬和10月上旬的“寒露风”影响安全抽穗扬花。因此,在选用好品种的基础上要紧跟季节,合理安排播种期,掌握的原则是早造要避过 “龙舟水”,晚造要避过“寒露风”。中早熟种最迟要在3月上旬前播种,中迟熟种最迟要在7月上旬前播种。 3 育好秧苗 3.1 秧地选择 秧地选择要尽量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水田或旱地,亩用秧盘40-45个(561穴),50个(469穴)。使用多效唑,培育多蘖壮秧。多年实践证明,多效唑对培育多蘖壮秧效果非常显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有多效唑浸谷芽:具体做法是,将催好的谷芽放于1g多效唑兑1kg水比例的溶液中浸2-3分种,捞起晾干后播种;第二种是多效唑溶液喷秧苗,即当秧苗长一叶一心时,将水排干,一亩秧地用0.08kg多效唑,冲水50kg进行喷射,喷后一天灌一天后灌回浅水。 3.2 秧田管理 秧厢以1.3m宽为宜,水田放盘前每10m2面积匀撒进口复合肥0.25kg作底肥,排放好秧盘,待营养土稍沉后,播种和压种。播后早稻用薄膜覆盖,以防寒、防鼠、防雨,待气温回升(2叶期)先通风再揭膜炼苗;晚稻用净稻草覆盖,以防夏季阳光爆晒及大雨冲刷。苗期保持湿润的营养土,若2叶期叶色较黄,本田亩用0.05-0.1kg冲稀粪水泼施,抛前2-3天停止淋水,等盘土干爽后抛秧。 4 抛好塑盘秧苗 本田施足有机质肥及亩用碳铵、过磷酸钙各15-20kg作面层肥,深泥田隔夜抛秧,砂质田整平后抛秧,田面保持泥皮水或无水。待秧苗达3.0-3.5叶时抛秧。抛前要检查秧盘空穴率,保证早稻亩抛足1.8万-2.0万棵,晚稻2.0万-2.2万棵基本苗。中迟熟种、高产田抛稀些;早熟种、中低产田抛密些。要求“抛八留二,先抛后补”,力争均匀,抛后田面无水应放回浅水。 5 科学管好肥水 5.1 早施前期肥 早晚稻应分别在抛后15天和12天施完前期肥。即分别在抛后4-5天、3-4天完成第一次施肥,亩用碳铵15kg、过磷酸钙10kg与除草剂混干泥粉均匀撒施。第二次施肥分别在抛后9-10天和7-8天施完,亩用尿素6-8kg加钾肥6-7kg或进口复合肥20kg。最后分别在抛后13-14天、11-12天看苗补施平衡肥,亩用尿素2-3kg。 5.2 科学用好水 采用前期浅水,中期露晒田相结合,抛秧期保持浅水,齐穗后干湿交替至成熟。一般在抛后12-18天苗数达到计划苗数90%时,即开始露晒田,把苗峰控制在35万以下,先露后晒,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5.3 适施中后期肥 经过晒田后叶色转淡,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