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摘要:项目:水稻田间“3414”肥效试验;地点:广西平乐县打发村大扒洞;试验结果:供试田块中土壤含有较高的磷含量,中等水平的氮含量和钾含量,也就是说此供试田的整体地力属于中等水平;在这种有效养分含量的土地中,产量最高的施肥量方法为:施10.35kg氮、3.6kg磷、7.5kg钾于每667m2土地,产量为466kg;观察增产效应,氮肥为24.24%、钾肥为6%、磷肥为0,也就是说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而钾肥没有增产效果,得出,9.39kg的氮肥、1.63kg的磷肥、6.29kg的钾肥是每667m2土地的最佳施肥量,也就是说,氮肥∶磷肥∶钾肥=1∶0.18∶0.67。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00-2
0 前言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在不同土壤中各种肥料所产生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与农作物需肥规律的关系等等数据可以得到,从而提供确切的依据来设计施肥配方、指导施肥工作的进行、将施肥指标准确化。所以说,在测图培养施工工作中,田间肥效试验是一项无以为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以建立,从而探索出保证当地水稻生产最佳产量的施肥量,以便指导施肥工作实现增产增收,我们在开展了水稻田间“3414”肥效试验,地电位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大发村大扒洞。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在此次试验中,所采用的材料如下所示:
1.1.1 供试水稻品种 假杂优。
1.1.2 试验用的肥料 尿素(CON2H4)、过磷酸钙(Ca(H2PO4)2H2O)、氯化钾(KCl)。
1.1.3 试验地代表面积 840.55公顷。
1.1.4 供试土壤类型 潴育型水稻土 其中,试验地的耕作层厚度为15cm,属于稻-稻两熟制,占全县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2%。供试土壤的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为5.69,所以说土壤呈现弱酸性;碱解氮、速效磷(P2O5)、速效钾(K2O)为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其中,碱解氮的含量为143mg/kg,速效磷的含量为27mg/kg,速效钾的含量为26.5mg/kg。
1.2 在试验方法方面
“3414”测土施肥方案是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在实施方面的经验较多,也较为成熟,本次实验也采用这种方法。N:P2O5:K2O=10.35:2.40:7.5是当地习惯的施肥水平,为此,试验小组设定了3个因素4个水平,综合起来为14个不同施肥处理方法。其中,3个因素指的是N、P、K。4个水平为:不施肥为“0水平”;N:P2O5:K2O=5.175:1.20:3.75为“1水平”;N:P2O5:K2O=10.35:2.40:7.5为“2水平”;N:P2O5:K2O=15.525:3.60:11.25为“3水平”。20m2为处理面积的基本单位,表1表示的便是处理N、P、K的用量。
表1 “3414”试验设置以及各处理N、P、K用量,单位为:kg/667m2
处理 N P K
N0P0K0(CK) 0 0 0
N0P2K2 0 2.4 7.50
N1P2K2 5.18 2.4 7.50
N2P0K2 10.35 0 7.50
N2P1K2 10.35 1.2 7.50
N2P2K2 10.35 2.4 7.50
N2P3K2 10.35 3.6 7.50
N2P2K0 10.35 2.4 0
N2P2K1 10.35 2.4 3.75
N2P2K3 10.35 2.4 11.25
N3P2K2 15.53 2.4 7.50
N1P1K2 5.18 1.2 7.50
N1P2K1 5.18 2.4 3.75
N2P1K1 10.35 1.2 3.75
播种时间为2006年3月6日,移栽时间为28日后即2006年4月3日,基本苗数为119000条/667m2。为了防止各小区间肥水互串的现象发生,在筑埂时必须保持各处理区的埂比水面高15cm,同时用尼龙膜覆盖全部田基。
施肥次数为4次:
1.2.1 施肥日期 插秧当天为第一次施肥,我们将这次施肥称为基肥,与总施氮量相比氮肥占35%,底肥全部使用磷肥;
1.2.2 第一次施肥 第一次施肥后,我们将以后的施肥称为追肥。第一次追肥的日期为插秧后的5天左右,此次施肥仅施氮肥,为总施氮量的20%;
1.2.3 第二次施肥 此次为第二次追肥,时间为插秧后10天左右,在总施氮量中,35%为氮肥、60%为钾肥;
1.2.4 第三次施肥 此次为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