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达木精神及格尔木开发建设
柴达木精神及格尔木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洒的、由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培育起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每当柴达木人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正是靠这种精神,柴达木盆地从昔日的“八百里瀚海无人烟”逐步变成了今天的“八百里瀚海换新颜”。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格尔木,这个昆仑山下崛起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是柴达木精神所孕育的“幼苗”,而且也正是在柴达木精神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文现结合格尔木开发建设的实际,探讨一下柴达木精神与格尔木开发建设的关系和在“十一五”期间怎样发扬柴达木精神。
一、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人在实践中形成,并成为格尔木开发的精神动力
柴达木精神实际是一种奉献的精神,进取的精神,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半个世纪以来,几代柴达木人扎根高原,砥砺青春,以敢问路在何方的气概,在无垠的柴达木盆地筑起了创业之路、发展之路、希望之路。数万名职工、家属和无数先烈用汗水、智慧、鲜血与生命,将荒凉的戈壁大漠凝铸成一部厚重的史诗,在世界屋脊上竖立起一座座惊天地、泣鬼神的巍峨丰碑。短短几十年来,格尔木能以一个高楼林立、各业兴旺新型城市的雄姿矗立于青藏高原的戈壁荒滩之上,是和二十多万格尔木各族人民发扬柴达木精神,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柴达木精神的激励和启迪,就没有格尔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今天。
解放初期,格尔木城区房屋无一间,路无一条,人无几个。在资源富饶但高寒缺氧的戈壁荒滩上,空中蚊子肆虐,地上群兽出没,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五十年代中期,当党的“开发柴达木、建设柴达木”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时,全国各地的工农商学兵,就像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奔赴延安一样,从“天府之国”、江南水乡等繁华之地投向自然环境极其严酷的格尔木怀抱。他们用实践创造了柴达木精神,并在柴达木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在当年率领三五九旅奋战南泥弯的王震将军麾下转业官兵的带领下,胸怀开发建设格尔木的雄心壮志,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其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住地窖、吃冰雪、战严寒、斗风沙,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硬是用铁锹、镐头等笨重工具靠肩扛、手推等原始劳动,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宝藏大门,唤醒了亘古沉睡的戈壁荒滩,揭开了格尔木开发建设的新篇章。
最早建立的格尔木农场,创建于一片“白霜”覆盖的盐渍土之上。在这已被宣告生物“死刑”的土地上,来自青岛市的白嫩姑娘手脸涂满污泥,向蚊子、大自然宣战;来自内地的知识分子离妻别子向技术难关进击。拓荒者们发扬三五九旅垦植南泥湾的艰苦创业精神,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几经失败,终于开垦出地数万亩的“高原上的南泥湾”。青海盐湖集团有限公司于五十年代创业之初,也仅一顶帐篷七个人,在这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夏天穿棉袄、风吹石头跑”的不毛之地,开始了艰难困苦的创业工作。一顶单层帐篷,白天热得像蒸笼、夜晚冷得似冰窖、喝不上淡水、吃不上青菜是常有之事。他们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情况下,靠铁锹、铁锤、耙子、油桶四大件起家,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目前拥有近五千名职工、数千台机械设备、生产一百五十余万吨氯化钾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钾肥生产基地。青海油田创业初期的拓荒者正是凭着“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走沙漠;头顶蓝天战风沙,戈壁深处把井打;渴饮昆仑雪,饥啃青稞馍……”的顽强斗志,书写着创业者的满腔豪情,在当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巨大的困难面前,青海石油人没有悲观,更没有退却!一方面坚持生产,一方面组织人员开荒种地,捕鱼、打猎、捋草籽,开展生活自救,在困境中坚持油气勘探。也就是在这种为油田争光、为祖国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精神,胸怀全局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老一辈石油人和大自然开展抗争,终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累累硕果。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柴达木精神的又一次具体体现。在格尔木南山口,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大旗。开工6年里,10多万铁路建设者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的标准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破解“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多年冻土”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