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东川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东川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东川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摘要:马铃薯是东川区冷凉二半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秋马铃薯则是河谷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现就东川区秋马铃薯生产概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34-1 1 农业生产概况 东川区属昆明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区,位于云南高原北部边缘。地理位置:东经102°48′-103°19′,北纬25°47′―26°33′;东邻会泽、南倚寻甸,西与禄劝毗连,北与四川会东隔江对峙。南北长84.60公里,东西宽51.15公里,全境面积1858.79平方公里。境内山区面积占98%,坝区面积占2%。东川是一个山峦叠嶂,地势陡峭,江河峡谷交错的立体地形。境内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米,高差3649.1米。 全区辖6个镇,125个村委会。2006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生产总值40457万元;全区总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21万人,占人口的77%,农村社会劳动力16.4万个;全区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甘薯、小麦为主,全年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7万亩左右,冬季马铃薯1万亩左右,居第二位。2010年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0亩左右,平均单产1800公斤,总产1.8万吨。 马铃薯属茄科1-2年草本植物,俗名洋芋,东北称土豆,山区叫山药蛋。马铃薯既是粮,又是菜,也可作动物饲料,食品工业还可以酿酒及制造淀粉、葡萄糖等产品。东川区由于立体气候的优势,马铃薯一年可以四季种植,实现周年供应,东川秋马铃薯可作为鲜销蔬菜销往成都重庆一带,因其淀粉含量低不易粘锅,故成为各地冬季火锅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现阶段,东川种植的秋马铃薯,除了供应本地区消费外,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区,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全景看好。目前,东川区正积极打造秋马铃薯特色产品品牌。 2 主要技术 东川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以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主。 2.1 选用良种,精选种子 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外观与品质兼优、商品率高的会-2号马铃薯品种,在种植前还应进行精选,选择表皮光滑、薯形椭圆至长椭圆、芽眼浅、大小均匀、清洁、不干皱、无病菌、无虫卵的30-100克健康脱毒种薯整薯播种;种薯较大者可切块(2-3个),种薯小的可削屁股以促进马铃薯催芽,刀具用高锰酸钾消毒,草木灰涂抹种子伤口;同时用920催芽。 2.2 选用田块,精细整地 马铃薯喜温凉的气候,田块选择在土壤熟化程度高,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7以下、前作未种过马铃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地。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翻犁,平整碎垡,精细整地;播种时做到深浅一致,覆土适中,地面平整。 2.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播种马铃薯是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根据马铃薯会-2号品种属性,在海拔600-800米的区域于9月上中旬播种,海拔800-1200米的区域在12月中上旬播种。种植密度以6500-7200株/亩为宜。双行种植,垄距80厘米,垄底宽70厘米,行距30厘米,株距25-23厘米。每亩用4公斤80厘米宽的薄膜覆盖。 2.4 科学配方施肥 该品种适应性好,丰产性好,最适宜种植秋冬马铃薯,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亩施腐熟农家肥1.5-2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80公斤以上(N:P:K=10:10:10),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20公斤作基肥。在马铃薯苗期、蕾期、盛花期三期,根据苗情及植株长势来进行施肥。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钾肥15-20公斤,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2.5 加强病虫草鼠害防治 马铃薯生长期间,各期均要注意病杂株,打药防治病虫害、鼠害。在马铃薯苗齐期、现蕾期,采用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叶面喷施各一次,以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预防按1:1000倍液浓度喷施,若叶面有病斑,则按1:300倍液浓度每隔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若发现黑胫病应及时连根拔除,发病株的四周用石灰或多菌灵消毒、杀菌,避免感染幼薯。 2.6 适时收获 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收挖时一定要降低伤薯率,边挖边选,把烂薯、虫蛀薯、奇形怪状薯块剔除,收获后晾干水分,分级后采用塑料编织袋和网箱定量包装,包装袋(箱)上加贴标志标签,标明品种名称、等级、产地、数量、日期,及时上市或入库储藏。薯块应搬运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储藏,避免混杂、暴晒、雨淋、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绿,从而提高商品价值,以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 效益分析 3.1 投资少,见效快,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明显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平均亩产马铃薯2348.6公斤,2011年种植10095亩生产秋马铃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