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死亡教育改善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及对死亡认知.doc

死亡教育改善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及对死亡认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亡教育改善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及对死亡认知

死亡教育改善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及对死亡认知【摘要】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死亡的认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死亡教育前后对死亡态度的变化问卷调查及生活质量评估表。对237例晚期癌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进行死亡教育后的病人对死亡的态度均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死亡教育可改善家居晚期癌症病人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死亡教育;家居晚期癌症;死亡;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81-02 死亡是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的必经历程,有生必有死。从生下来那一刻起,人便同时开始面对死亡。癌症是最可怕的生命杀手之一,患上癌症的病人绝大多数是被判了“死刑”。也许只有当癌症晚期病人在治疗不生效的濒死阶段,几乎都面临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以及遭受疾病痛苦的折磨[1]。人们提倡优生,重视优活,却忽视优死。死亡教育可以帮助病人客观的面对死亡,有意识提高人生之路最后个阶段的生命优劣,以坦然无憾的告别人生。死亡教育在国外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很多国家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在一些发达国家,死亡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的不同梯次中都有体现[2]。但这一学科在中国,目前仅是“理论界的呼吁,学术上的广泛关注,医学院校临床关怀学的课程实施”而已。本文通过对家居晚期癌症病人进行死亡教育,来探讨对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死亡的认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癌症病人。237例家居晚期癌症病人。其中男149例,女88例。年龄34-96岁。化疗病人55例,放疗病人65例。手术病人117例。学历:小学96例,中学88例,大专及以上53例。病种:食管癌20例,胃癌35例,乳腺癌45例,肠癌28例,肝癌17例,肺癌47例,胰腺癌16例,其它24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调查者均为在我院治疗的晚期癌症在家继续治疗的病人。调查前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计划统一培训,以保证质量。在教育前,先取得病人的信任,同意后,发放问卷。教育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88%。? 1.2.2 调查工具:调查问卷是自行拟定。制定后通过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测,确认该问卷有满意的效度。在通过对10例病人进行预实验检测信度,计算两次结果的相关系数,得出r=0.82。? 1.2.3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方面,(1)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患病史,谈论死亡情形,心理状态等)。(2)对生死观的认知和行为(对社会,家人是个拖累,生病是对自己的不公平,产生耻辱感,情绪低落,有自杀念头,有逃避行为,对死亡的无知,恐惧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等)。(3)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选择与治疗,疼痛和心理因素有关,食欲,睡眠,精神,家人理解与配合,对治疗的态度,面部表情,对癌症的认知等)。采用1-5级评分,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2.4 统计方法:将所有数据输入PEMS3.1医学统计软件,教育前后生死观的认识与行为比较,用X?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死亡教育前后对死亡态度的变化(表1)? 2.2 教育前后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 表1显示,教育前病人对死亡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认知行为,而教育后这些情况均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