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末资政院筹备工作一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资政院筹备工作一瞥

清末资政院筹备工作一瞥摘 要: 清末资政院是近代模仿西方议会模式的开端。清政府为此进行了细致地筹备工作,如制定《资政院院章》、《议员选举章程》、《旁听规则》等法律制度,并提供如设立速记学堂、选择会址等坚实的外部保证,同时开设资政院准备会,摹拟资政院开议情形,进行实际演练,从多层面保证了资政院发挥国家议会的效用。 关键词: 资政院; 资政院院章; 资政院准备会 中图分类号: K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40-02 资政院的设立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民主宪政进程的步骤。1910年10月第一届资政院会议召开后,议员们踊跃发言,针对宪政问题进行激烈地辩论,提出弹劾军机议案对抗皇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资政院能发挥类似西方议会作用的原因何在?笔者认真研读相关历料,发现细致完善地筹备工作是重要的原因,本文即对资政院的筹备工作进行考察。 一、完善的法令制度 资政院是中国近代议会政治的肇始,按照预备立宪清单的规定,1907年清廷任命溥伦、孙家鼐为资政院正、副总裁,设立资政院开办公所,着手各项准备工作。溥伦选拔了一批在新政中政绩卓著的留日学生如汪荣宝、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金邦平、程明超等人参与资政院的筹建,其中汪荣宝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每逢新政,无役不从,议论最多”,时人称之为“四金刚”。这批留学生是各项改革措施的直接参订者,在资政院各项制度的制定中更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政院的法律制度主要有《资政院院章》、《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议事细则》和《资政院旁听规则》等,构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资政院院章》。1908年7月清政府批准资政院上奏的院章,共十章依次为:第一章总纲,第二章选举,第三章职掌,第四章资政院与行政衙门之关系,第五章资政院与各省谘议局之关系,第六章资政院与人民之关系,第七章会议,第八章纪律,第九章秘书厅官制,第十章经费。随后汪荣宝、曹汝霖、李家驹和章宗祥负责拟订具体详细的院章,并对设计的章目进行修改,汪荣宝提出“将章程前二章并续订八章一并酌加修改,另拟选举章程,一同具奏”的主张,几人还修改了资政院章“第二章选举,第十章经费”。筹备人员经常到溥伦家中商酌事宜。1909年8月23日清政府批准《资政院院章》。 《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是全国议员依法选举的依据和保证。1908年8月28日议定的议员选举章程,章目如下:(一)宗室王公选举章程,(二)外藩王公选举章程,(三)满汉世爵选举章程,(四)宗室觉罗选举章程,(五)硕学通儒及纳税额者选举章程,(六)各部院衙门选举章程,(七)各省谘议局选举章程。并决定由各人员分类编订,汪荣宝编订一至四章,程明超第五章,曹汝霖第六章,章宗祥第七章。实际上除了第七章由章宗祥负责拟定,其余六章都是由汪荣宝拟定的。从1908年9月初到10月,汪荣宝先后草拟前四章,随后拟定《硕学通儒及纳税额者选举章程》、《各部院衙门选举章程》。1908年10月26日,清政府批准资政院上奏的选举章程。 《资政院议事细则》和《资政院旁听规则》。《议事细则》由汪荣宝和李家驹主拟,拟订完毕后请军机大臣核定,经过多次修改,1908年9月22日具奏获清廷批准。其中规定议员分为六股,每股推举股长,互选理事,股员为专任和特任两种,专任股员分数科,各科互选审查长,股员会的议事程序、表决方法等。《资政院旁听规则》共13条,规定了旁听人员的资格,把旁听者分以下六种:王公世爵、各国外交官、京外大员、普通旁听人和报馆主笔,规定了旁听办理程序以及旁听者所应遵守的纪律,其中有旁听人不得发表议论,不得参与议事等内容。 二、坚实的硬件条件 筹备速记学堂。根据西方立宪国家的经验,议院遇到辩论演说,需要速记人员当场录写,尽快开设速记学堂是筹备工作的重要内容。1909年清廷命李家驹、汪荣宝、程明超三人负责筹建速记学堂,以“预备资政院及各地方议会速记之用”。三人首先拟订《速记学堂章程》共二十条。在选聘速记学堂教习和所用教材时,在汪荣宝的提议下,溥伦决定聘湖北蔡璋为速记教习,并采用其父蔡锡勇撰的《传音快字》为教本。按照章程学堂学员由各省督抚咨送与京师招考合格人员组成,汪荣宝、金邦平主持了选拔考试,慎选合格人员24人。加上各省咨送80人,中央各部院选送近20人,共计120余人,此为速记学堂的第一批学员。速记学堂开课后,由于资政院开院在即,学生们的学习非常紧张,以致暑假均在校加课,至9月份,第一批速记学员提前合格毕业。 选择会议场所。选择合适的资政院地址让筹备人员颇费心思。当时京师内城区域市廛栉比,隙地无多求一宽广适用之处颇不易得,溥伦、汪荣宝、曹汝霖等通过多次实地勘查地形,择定贡院旧址为资政院大楼之址。1910年10月资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