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盐碱地种稻改良土壤调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碱地种稻改良土壤调控

盐碱地种稻改良土壤调控摘要:水稻属于中等耐盐作物。改良土壤的调控措施:一是通过苗床土壤的改良培育壮苗,提高插秧的成活率;二是进行秋翻,加深耕层;三是排灌结合,以水治盐;四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五是合理施用化肥,改进施肥方法;六是化学改良和植树造林。 关键词:盐碱地;水稻;改良土壤;调控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31-1 1 盐碱地水稻苗床土壤改良的调控措施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由于盐碱地盐分含量高,插秧后返青期延长,秧苗成活率低。因此,只有育出壮苗,通过稻苗自身的良好素质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才能缩短返青期,提高插秧的成活率,而且壮苗的本田生长发育潜力也很大。因此搞好水稻苗床土壤改良的调控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应提倡旱育稀播,适当增加秧龄,多磷、锌育壮秧,增强秧苗抗盐碱、抗病、耐冷能力。 2 盐碱地种植水稻技术要点 2.1 选好育苗场地 除一般选地之外,还应注意选择含盐量小渗透强,地下水位低,返浆水小,排水良好,地势平坦,作为育苗场地,改好后要加以改良,一是按地势挖好排水沟,棚周围沟深0.8-1m,棚之间沟深0.5m左右,主要降低地下水位;二是以肥制盐碱;三是以土压盐碱,在底土上垫沙或垫窖土;四是以物隔盐碱;五是以翻断盐碱。 2.2 作好置床处理 要求床土颗粒状,床面平坦一致,在整平过程中避免过多的搅动土壤,在保证原来土壤结构基础上,达到平整的目的。置床应设好隔离层(旧塑料、地膜、乱草或垫砂子)。 2.3 搞好床土调酸 碱盐地区选择育苗土,应尽量在理化性质较好的水田选土,或选用渠底土,取土时一定用稀盐酸点测床土加适量草炭或腐熟农肥进行改良,盐碱地区床土调酸一般用两种以上调酸剂(硫酸和硝基苯腐殖酸)混用。 2.4 水稻壮秧剂的应用 壮秧剂是根据水稻秧苗生理、生态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出的融消毒剂、化控剂、营养剂于一体的新型水稻育秧床土调理剂。其中消毒剂是根据立枯病病原特点和发病规律,应用消毒和杀菌药剂控制和消灭土壤立枯病原菌,起到防病的作用。化控剂主要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施入土壤后,通过根部吸入以提高秧苗的抗寒性并促进根部生长,控制地上部生长,起到矮化作用。营养剂是根据苗期的需肥规律,把氮、磷、钾和Ga、Mg、S、Fe、Zn、Si等微量元素进行合理的配比,以满足水稻苗期的养分需要。增酸剂是针对水稻苗期喜酸性和立枯病原厌酸特性,在土壤中施入以降低床土PH值,并维持一段时间,从而起到抑菌和活化土壤养分的双重作用。应用水稻壮秧剂能使水稻旱育秧苗床的调酸消毒、培肥、化控等复杂的作业程序简单化,能有效克服技术“走样”引起的药害、肥害、病害和浓硫酸使用不当的意外伤害,而且壮秧效果突出、增产效果明显。水稻壮秧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水稻旱育秧剂PH≤4.0,施入PH值7.5以下床土后,使床土PH达到5.5左右,并维持20-25d;含氮、磷、钾≥26.5%,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2.5 浇酸化水 1.5叶和2.5叶结合浇水喷施酸化水。每平方米1000-3000倍2-3kg,至少2次。 2.6 洗盐 盐随水来,随水去。水来气散,气散盐存。当床土表面盐分较重,可采取灌水洗盐,采取大水漫灌,水上床面,随灌随排,洗一次即可,洗盐之后,仍然采取正常的管理。也可在幼苗出土后2.0-2.5叶以前(离乳期),及时灌排洗碱1-3次,将土壤总盐量降到0.1%以下,将土壤PH值降到7.5以内。 3 盐碱地水稻本田土壤改良的调控措施 3.1 进行秋翻,加深耕层 本田进行秋翻能将含盐量较高的表土翻入下层,并切断底层毛细管,减少返盐。耕后晒垡,以促进垡块盐分结析出来,有利洗盐。 3.2 灌结合,以水治盐 水稻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这并非水稻能耐盐碱,而是灌水洗盐的结果。水稻属于中等耐盐植物,因此,在盐碱地种稻时,要进行泡田洗盐,将土壤含盐量冲洗到可以种稻的临界浓度以下。结合泡田进行洗盐,把耕层含盐量降到0.15%以下,消除盐害。 3.3 合理施肥 一是增施有机肥作基肥,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酌施粒肥。氮、磷、钾施肥比例应为1:0.5:0.5,并适当施用锌肥及生长调节剂,并注意使用酸性肥料和使用硫酸等酸性物质改良剂。做到稳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二是改进施肥方法。盐碱土,碱性大,铵态氮的挥发损失比中性土大,深层施肥肥效明显高于浅表施肥。因此,改进盐碱地施肥技术一是应选用颗粒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