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色经济及城镇互动发展 探索山区城镇化新路子
特色经济及城镇互动发展 探索山区城镇化新路子产业兴,则城镇兴。近年来,西峡县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打造特色城镇的关键,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推动城镇化,为加快推进山区县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集镇为骨干,产业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绿色城镇体系。目前,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23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2.6万人提高到18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8%。成为豫、鄂、陕毗邻地区风格独特,功能完备,具有较强辐射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西峡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示范点”、“河南省建设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城市”。
一、突出产业支撑,谋划城镇发展,构筑与特色产业互动的城镇体系。西峡是地处河南省西南边陲和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一个深山县,全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其中山坡面积占80%以上,人口密度127人/平方公里,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人口分散在鹳河谷地,不易集中。特殊的区位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峡在推进城镇化时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培强产业,形成产业支撑有力的特色城镇体系。因此,我们坚持选择具有本地资源特色、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发展项目,作为城镇产业发展的重点,培育形成了特色农业、中药制药、特钢及冶金辅料、汽车配件和生态旅游五大产业。并将这些产业与城镇基础设施一并规划,做到产业布局到什么地方,规划就跟进到什么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就延伸到什么地方。先后聘请北京大学编制了《西峡县绿色城镇体系建设规划》,聘请上海规划局修编了《西峡县城总体规划》,聘请国家林科院编制了《西峡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中心城区规划突出“山城、水城、绿城和新型工业城”的特色。小镇的规划主要依托自身的特色产业优势进行,根据经济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分布,重点规划了回车、五里桥“城郊工贸型”,丹水、双龙“特色农业型”,太平镶、二郎坪“旅游配套型”和紫金、莲花、白羽“三产服务型”四种类型。目前,全县已呈现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城镇建设有序推进,特色产业与城镇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打造特色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与城镇互动发展。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沿线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培育形成了中药制药、汽车配件、钢铁及冶金辅料、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和宛药、龙成、西保三大龙头企业。依托县城郊区荒坡地,采取“一统一、两不变(县统一规划建设,乡镇项目税收和统计渠道不变)”的政策,在县城规划建设了民营生态工业园和宛药、西保、汉冶、通宇四个专业工业园区。同时,在产业基础好的丹水、西坪两个镇分别建设了特色工业小区,打造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目前,县民营生态工业园拉大城市框架13平方公里,累计入园项目达120个,实现产值10亿多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6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工业税收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全县工业化率达到56.1%。特色工业的快速发展,为西峡积聚了财力,增加了城镇建设投入,也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0多亿元,其中财政投入8亿多元,仅2007年就投入1.6亿元,启动实施了城区路网建设、老城改造、新区建设、市场建设、水系改造和城市配套等六大市政建设工程及“五化工程”和“五大秩序”整治工程,使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明显提升。
三、打造特色农业聚集带,实现特色农业与城镇互动发展。围绕支柱产业兴市建镇,使特色农业成为城镇建设的产业基础,城镇成为特色农业的依托。培育了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和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猕猴桃人工栽培面积,达到9万亩,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食用菌达到8000万袋,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中药材面积达到35万亩:山茱萸产量占全国的2/3。建设了县城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西坪边贸中心、丹水贮藏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聚集带。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7亿元,增长6.6%。“菌果药”特色产业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达到62%、63%、61%。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集聚,繁荣了城镇市场。双龙、丁河、丹水等8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以上。其中双龙香菇市场占地3.2平方公里,拥有800多家专业购销门店,30余家加工企业,常驻外地客商1000余人,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1万多名农民长年从事香菇加工、分级、购销工作。年交易额10亿元左右,创汇达200万美元。
四、打造生态旅游产业板块,实现旅游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水泵高压变频节能改造可行性分析.doc
- 海宁经编大赛青春在这舞台绽放.doc
- 海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范式探究.doc
- 浙江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模式探析.doc
- 海滨城市新能源产业路径.doc
- 海西地区工程迹地植被拟原生态恢复技术初探.doc
- 海西州乡镇机构改革综述 .doc
- 海西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浅析.doc
- 海西州发展低碳农牧业思考.doc
- 海西州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基本思路.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