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州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龙州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摘 要】利用常规资料,分析了龙州县2010年6月1日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发生机制。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充沛的水气在冷空气促使下发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中低层较强的切变和暖湿气流不断生成中尺度对流云团,是产生此次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中尺度系统
一、引言
广西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由于受东夏季风交替影响,区内降水量季节分布极为不均,干湿季分明,其中4~9月份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洪涝灾害,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损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热带低纬地区,旱涝灾害是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其中历史上因强降雨天气引起的水灾平均2.6年发生一年,而每年的4~6月份,随着西南季风的爆发和盛行,暴雨天气频繁发生。本文对龙州县2010年6月初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当地暴雨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二、暴雨天气过程
2010年6月1日,崇左市普降大暴雨,龙州县降雨量达250mm,暴雨引发山洪暴发,境内各个河段洪峰流量是平时的10倍多。6月1日下午,龙州县下冻镇那花屯出现了山体滑坡现象并引发泥石流,其中一间民房被淹埋,该屯36户村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威胁。
三、天气形势分析
5月31日至6月2日,中高纬环流为两槽一脊型,新疆至蒙古为一高压脊,脊顶一直延伸至贝加尔湖和中西伯利亚地区。200hPa图上,位于高压脊南面30~40°N处是一条纬向型带状的强风速区,对应高空急流所在位置,强南亚高压中心位于广西南部的北部湾海面,广西恰好处在较强的高空辐散区。
500hPa上,5月31日20时,蒙古国南部至河套一带存在阻塞高压,脊前偏北气流携带冷空气到达江南,华北、华东、江南一线维持偏北气流;中纬度的西风气流和与高压后部的东南气流在西北地区东部至陕西一带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高空切变线;川西高原到重庆地区不断有小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激发低层低涡切变系统不断发展。维持在孟加拉湾的南支槽,位置偏西且稳定,中南半岛北部、云、贵地区受西南气流影响,副高脊控制在广西及中东部;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加强了华南上空的锋区,588dgpm控制在华南沿海,促使华南中部东地区低层下沉增温。6月1日08时,中高纬形势稳定少变,有小槽波动由高原东南部东移至贵州南和广西西部,高层相对干冷气团为对流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四、物理量场分析
1.水汽条件
5月31日20时,不断有水汽自中南半岛北经广西西北部向贵、湘交界带输送,其中三个通量的大值中心,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中心值为12gcm-1?hPa-1?s-1,第二个在广西北部,中心值为16gcm-1?hPa-1?s-1,湘西北和黔东地区属最强中心,通量值达20gcm-1?hPa-1?s-1以上,水汽辐合区位于贵州境内,广西位于辐合区内。6月1日08时,低涡东移,广西低层辐合加强,水汽通量中心南压至广西东南,水汽辐合中心移入广西河池地区。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龙州县出现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力的水汽条件。
2.动力条件
在这次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中,低层辐合不断增大,致使暴雨中心正相对涡度不断升高,强正涡度中心值达6x10-5S-1,有利于气流辐合上升和高层300~150hPa散度场不断增强,散度场数量值大于辐合值,高层暴雨中心表现为强辐散,且产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发展深厚。暴雨产生过程中,垂直速度上升运动强烈,这种低辐合、高辐散的有利配置,加上上空气流上升且低层上升运动强烈的现象,为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五、卫星云图及雷达特征分析
1.卫星云图特征
Tbb反映出卫星观测下垫面物体亮度温度状况,从FY2E30分钟分辨率Tbb叠加图可以看出,出现强降水的云系具有典型的中MaCS特征,MaCS内部激发小尺度的深对流系统发生并强烈发展,致使暴雨中心强雨团持续维持。31日21时左右,移至广西西北部的对流云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加强并迅速发展,云团中心Tbb值下降至-70℃以下;31日23时,云团发展强盛,由块状变为圆形状,向东南方扩展;1日01时左右,云团向偏南方向移动,又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14时伴随着高空槽的东移和地面冷空气的不断加强,强降水天气结束。
2.雷达回波
利用柳州与河池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MCS的演变结果表明,6月1日02时,整个雷达回波边界清晰,回波长轴与暖切变线一致,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其中两条与长轴走向相同的带状强回波带范围几乎覆盖广西中北部,回波区强度大于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