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人生.doc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人生
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思想 现代人 心灵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精华在滋润现代人生和塑造现代人健康心灵方面的价值不可忽视。
中国传统思想学说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其中的合理部分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1988年1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说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直至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积极信息,对于培养现代人审美的心胸、高尚的情怀、健康的人格,有非常珍贵的价值。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蕴涵的那种达观、宽宏、平和的人生态度,田园风光式的诗情画意,情理和谐的中庸精神,深邃圆融的智慧哲理,自由高远的精神境界,都是现代人所缺乏和应该追求的。
一、“道”的人生审美心态
道家哲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道家哲学以“道”为最高和核心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因此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本体。因此,对道家“道”的体贴也是对中国艺术精髓的体贴。道家哲学对“道”的描述,显示出高度的诗性智慧,富有深刻的美学意味,所以世世代代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沉迷于“道”。“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的最高的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道”的境界,就是美的境界,实质上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首先,道家的“道”体现出高远、超越、自然的宇宙观、人生观,给现代人以神圣、自然的生命感,深沉的宇宙情怀,高远的人生境界。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万物产生的根源和运作变化的规律。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力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庄子说,“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冈如果说老庄对“道”的以上描述太“玄”了,那么老庄对“道”的本性的描述会让我们茅塞顿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自然。这个自然,是天地万物形成的自然造化的力量及其天然形态。“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自然”与“道”是相通的,离开了“自然”,也就不成其为“道”。“自然”就是天然、自成、自然而然,是无伪的真实。
今天,很多人喊累嚷烦,一方面有客观的诸如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谁能否认人自身的做作和无限止的包装不是其累其烦的重要原因?从我们的吃、穿、住用品到身体、物事、人际乃至情感有多少不是在“伪”的操作中进行,而每一个人似乎也都快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去“察假辨伪”。“伪”让人生重负,让自然之光被遮蔽。
人类的生存生活应是自然的、本真的,而自然的、本真的才是美的。道家在超越自我的静观中窥探自然的本真,寻找美的本原,视自然本原之“道”为美的本原。庄子强调“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言无极而众美从之”的美,实际上都是“道”的美。“道”作为人生的一种境界,体现了人的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道”的审美特性而言,“道”体现的是自然的本原之美、率真之美、素朴之美、淡雅之美。而人的一生如果是能体现集以上众美的人生,也就是成功的人生。
其次,道家与道齐一的物我观、生死观让现代人心胸开阔、豁达。道家的生死观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豁然、达观的人生观,是一种随化的生死态度。“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有了这样的思想,所以庄子在其妻死后能“鼓盆而歌”。在庄子的书中有很多对生死的冥思与叩问,它具有崇高的超越性和浪漫的诗意。庄子的寓言,也成为中国人永远的情结,形成历代文人咏叹生死的激情之源,如曹植、陶渊明、苏东坡等人都深受道家生死观的影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有了这样的思想,可以得“鱼之乐”,可以“庄蝶不分”。齐万物,等生死,道家美学是一种智慧的美学,它窥透了人的生命的本质,跳出了生的局限,走出了“物我”不公正的分别,指给人们人生的真相,让我们隐约感受到彼岸完整的、无形的世界。不避讳死,同时也不排斥生,在活着的时候如何活得适意、逍遥、自由才是庄子哲学美学的终极目的。
从道家的“道”中,我们可以体味出:自然、本真,平静、豁然,幽远、清凉。从“道”的高度看人生、物事,可以塑造人豁达的心胸、开阔的视野;可以宠辱不惊,平心静气地面对人生得失;可以诗意地享受人间真情;可以物我而一地牵手大自然。站在“道”的高度来待人、接物、立事,可以让心灵走出心囚、豁然开朗。作为现代人,我们一方面不能没有儒家的人世情怀与自强不息,另一方面,道家深邃的人生境界:自然无为,顺时而化,崇自然,尚简单、淡然与豁达,是我们人生的平衡木,有利于淡化现代人对名利的超负荷的追逐,是炙热人生的清凉剂,是劳顿纠结中的巧手解。现代人在“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