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第二课时I.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I

癸( )丑 会稽( ) 修禊( ) 激湍( ) 流觞( ) 形骸( ) 感慨系( )之 嗟悼( ) 齐彭殇( ) 若合一契( ) 第一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之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活动。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畅快地抒发幽雅情怀。 第二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人们彼此相处,转瞬间就度过一生。有时倾吐志趣抱负,在家里跟朋友促膝交谈;有时借助外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地放纵生活。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待到对于自己所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当时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缘由,与我所感叹的好象符契一样投合,没有不对着文章而嗟叹悲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当时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即使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感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 君民碑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文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 祖孙碑 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 * * 王羲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要学会鉴赏首先就要学会“阅读”: 阅读的第一步:音读,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第二步:意读,即理解作品的内容,弄清 各节中的关键字、词、句的含义,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第三部:情读,想象自己是文章中的人物,感受作者的情怀。 第四步:美读,即领悟作家的情感,做到婉转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guǐ Kuài jī xì tuān shāng hái xì jiē dào shāng qì 第一步:音 读 第二步:意 读 小组合作,翻译各段,注意每段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这里有高山峻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翠竹,又有清水激流,在亭子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来作为流动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依次排列,坐在曲水的旁边。 众多的的贤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舒畅,抬头仰望宇宙天空的广大无边,低首俯视万物品类兴盛繁茂,用来放眼纵观,驰骋胸怀,足以尽享视与听的乐事,实在是快乐啊! 尽管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躁动的差异,但当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心里感到暂时的得意,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人生的暮年已即将到来。 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成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 何况人寿命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终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我)本来就认为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平等也是虚妄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 第三段 后代的读者,也将对这本诗文集产生一番感慨吧。 *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