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高考生物word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广东高考生物word版

2014年广东理综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边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 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 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III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鼠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今儿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1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 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 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强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中 绿 20.3(149%) 768(93%) 4.17(96%) 弱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O2以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 反应提供的 。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和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叶片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子 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感觉适度遮 阴,持续观察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 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 改变的是 。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图15中传出神经元是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放的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参与调节。 (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结果。结果见右表,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D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4 1 1.2 0 0.0 4 0 0.0 0 0.0 8 1 1.2 0 0.0 16 2 2.4 0 0.0 32 8 9.5 0 0.0 64 11 13.1 0 0.0 128 31 36.9 0 0.0 256 10 11.9 0 0.0 512 14 16.6 6 7.2 1024 3 3.6 17 20.2 1024 3 3.6 61 72.2 合计 84 100 84 100 注:D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 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II-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 II-6的基因型是 。 (2)III-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 (3)加入III-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基因携带者

文档评论(0)

tonggong82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