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高中语文《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肩荷(hé)      嗅(xiù)着 齐楂楂(chá) B.襁(qiáng)褓 禁(jìn)止 深圳(zhèn) C.咯(kǎ)血 鹧(zhè)鸪 贲(bēn)张 D.惊蛰(zhē) 白鹭(lù) 莽莽(mǎng)大地 【答案】 C(A.荷:hè;B.襁:qiǎng;D.蛰:zh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题名 各行其事 成材 临摹字帖 B.篮本 功亏一匮 轶事 破釜沉舟 C.装祯 按步就班 先躯 厉精图治 D.陷阱 计日程功 张皇 坚苦卓绝 【答案】 A(A事—是,B篮—蓝,匮—篑,C祯—帧,步—部,躯—驱,厉—励,D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B.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网络出版业虽然方兴未艾,但如果不解决网络的安全性、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它就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D.虽然他的语义基础并不好,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博闻强识,现在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了。 【答案】 C(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适用范围仅限于夫妻之间,与此句语境不合。B.“陈陈相因”语出《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国家仓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新意,含贬义,不合语境。D.“博闻强识”意为见闻广博,与此句语境不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高度“围观”。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4000多元。 B.18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最新消息,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19人以上死亡。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 C.1915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的中国商店。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 D.9月22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答案】 D(A.成分残缺。在“江西电视台在对……进行播报之后”之后缺少谓语部分,应改为“在江西电视台……进行播报之后”。B.成分赘余或不合逻辑。“至少19人以上”应改为“至少19人”或“19人以上”C.语序不当。“私人邮票最早的中国商店”应改为“中国最早的私人邮票商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2000年全国高考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句内容的理解,其中D项解说不当。诗中拿这些在劳动中消逝了的生命与历史相比,“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从而更突出了这些生命力的伟大与崇高。答案为D)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对整篇诗歌的鉴赏能力。诗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