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户县概况
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的户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户县位于西安市境西南部,南与宁陕县以秦岭分水,北同兴平市隔渭河相望,东与长安区以沣水相隔,西与周至县以白马河为界。总面积1213平方千米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9年)。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部为秦岭山脉、最高海拔3015米。北部为平原,海拔400米左右。主要河流有太平河、檀峪河、涝河、甘河等,汇入渭河。有金、铜、钛、锰、钼、石墨等矿藏。陇海铁路西余支线通过县城,到达工业重镇余下。西户铁路、G5京昆高速、108国道、107省道公路过境。草堂寺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还有户县古城钟楼、高冠峪瀑布等景点,宿有“银户县的称号”。
历史
户
??
县历史悠久,夏为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周为沣邑,汉初置县,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二朝皇家的上林苑。历史人文景观独特。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其中千年古刹草堂寺、丝绸之路神仙路、道教祖庭重阳宫、古建精品公输堂、钟官城铸币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另外,还有国家级AA免费景区钟馗故里欢乐谷、财神刘海故里度假村、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金峰寺,以及亚洲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等。
户县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创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为后来户县地区方国(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
夏代(前21~前16世纪),户县为有扈氏国,与夏同姓姒,为夏之属国。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时国家常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如“夏后氏”为“夏国”,“有扈氏”为“扈国”。有扈氏国为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商代(前16~前11世纪),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都是商之属国。公元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国势强盛,四十余国诸侯尊西伯为王。公元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迁都于丰。武王伐纣时,誓师于丰。当时的丰京实际上已成为政治中心,但仍为商之属国。由于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国政权常在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所以有的史书记载,商代户县的甘亭、甘盘也是商之属国。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灭纣后,虽建都于沣河以东的镐,而丰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于宗庙〔注7〕。在西周时期,一直是丰、镐并举。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户县属内史管辖。
汉代(前206~公元220年),汉初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注11、12〕。
三国、魏(220~265),置雍州三辅,下设8郡,户县属始平郡。
晋代(265~420),户县属始平郡。
北魏(420~534),置雍州下设7郡,户县属京兆郡。
西魏(535~556),户县属雍州京兆郡。
北周(557~581),雍州下设5郡1尹,户县属京兆尹。
隋朝(581~618),全国分为109郡,关中设京兆、冯翊、扶风3郡,户县属京兆郡。
唐代(618~907),全国分为10道,户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改设为15道,户县属京畿道〔注19〕。
五代(907~960),梁时户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周户县属京兆府。
北宋(960~1127),全国分为15路,在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户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
金代(1127~1234),陕西分6路,户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1368),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户县属奉元路。
明代(1368~1644),明初陕西仍设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置陕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元年(1912)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三年(1914)撤销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户县属关中道。
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的建制,户县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户县属第10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管辖。
1949年5月21日,户县解放后,户县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户县属咸阳专区管辖。
1953年元月,户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保留县的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