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开阳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开阳县

第四部分 投资环境 第一节 开阳县概况 开阳地处黔中腹地,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6镇10乡,总人口43万。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0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捷,贵开高等级公路使开阳县融入了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建设贵阳至开阳城际快速铁路、久长至永温货运支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开阳至息烽高速公路、构皮滩库区开阳港。境内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2.92%,居黔中之冠。具有“中国散文诗之乡”、“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磷都”和“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的美誉,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县和贵州省经济强县。开阳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可概括为“4+1”资源: 1、磷矿资源。至2008年累计探明的磷矿资源储藏总量达6.68亿吨,其中P205含量高于32%的优质富矿储量3.92亿吨,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磷矿产区之一,与湖北襄阳、云南昆阳并称“三阳开泰”。依托资源优势,磷化工已成为我县龙头产业。 2、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3万千瓦,可开发量4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38.3万千瓦的大花水、格里桥、南江、紫江4个水电站已建成投运。 3、富硒资源。全县75%以上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动植物硒含量在0.05—0.28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食品含硒量标准。 4、旅游资源。以南江大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为主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45平方公里,景观独特、雄奇、瑰丽。南江大峡谷景区2008年被评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和“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贵州十大标志性景观”。 5、人文资源。唐朝贞观四年,贵州于开阳置蛮州,自明代以来就被称为“水东”地区,“水东”文化底蕴深厚,有距今上万年的打儿窝古人类遗址和秦汉时代的顶跋画马崖遗存,历史文化悠远。是近代名人、中国古建筑学创始人、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辛亥革命先驱钟昌祚,抗日名将付砚农的桑梓地,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在开阳白安营幽禁达两年之久,是在国内幽禁时间最长的地方。 第二节 历史沿革 开阳县地,夏、商、西周时期为雍州、梁州边鄙。春秋时为牂牁国北境。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在南夷置且兰县,开阳地属其西北域。元鼎五年(前112),以原且兰县城为治所置牂牁郡,开阳地属其西北境。 晋,以牂牁郡且兰地置万寿、且兰、平渠3县,开阳属万寿县西北隅地。后划出万寿县一部与另一些地方建晋乐县,开阳地遂归晋乐县。 隋,牂牁郡领牂牁、宾化2县,开阳地属牂牁县。唐贞观四年(630)以今开阳县双流区同知衙为治建蛮州,领巴江县,隶黔州都督府。辖地有今开阳大部和贵阳、修文等。后又在蛮州南置光州,地在今双流光堵河北岸。 宋,以唐之蛮州地分置矩州、功州等,开阳地属蛮州,隶绍庆府;开宝八年(975),蛮州改称大万谷落总管府,治今羊场。 元在今贵州中部设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其下有顺元路军民安抚司、管番民总管府、八番各安抚司等处。时雍真乖西葛蛮等处,纳坝紫江等处,葛蛮雍真等处均在今开阳境,属顺元路(路治今贵阳)。皇庆元年(1312),在三台山开科龙场地(今开阳县城东)置乖西军民府,隶管番民总管分,辖地包括今开阳和龙里、贵定等的一部分。后降为长官所。 明洪武四年(1371),置顺元路,合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土司地置贵州宣慰司于今双流同知衙。水东宋氏有亲辖地陈湖十二马头,大都在今开阳县境。天顺中,贵州宣慰司治所从大羊场(今开阳杠寨)移至杨黄寨(今开阳县城)。崇祯四年(1631),将陈湖十二马头改置为开州,治所杨黄寨,领乖西蛮夷长官司,隶贵阳军民府。辖地与今开阳县地略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贵阳军民府称贵阳府,开州仍隶之。开阳之名,《开阳县志》认为源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所建之开阳书院,时人解释为“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 民国三年(1914),废州,因直隶有开州,四川有开县,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为紫江县,属黔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直隶省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改称开阳县。二十四年(1935),开阳改隶贵州省第一督察区。 1949年,成立开阳县人民政府,隶贵阳专区。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属贵阳市郊区县,1963年,改属遵义专区;1965年,复归安顺专区。1970年,改称安顺地区。1992年,改属贵阳市。至今建制未变 第三节 自然环境 开阳地型地貌变化多样,地型起伏大,西高东低,呈斜坡状,森林植被完好,全县森林覆盖率42%(其中紫江地缝、南江大峡谷、香火岩景区高达80%以上),具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